浙建集团:传承红色基因 以先进文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29日 10:13:34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王丽晴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作为浙江省属国企党建“十大样本”之一的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浙建集团”),始终以先进文化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国有企业,浙建集团从最原始的手提肩扛到传统的建筑建造,再到如今数字化智能化建筑,历经7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投融建管运”于一体、产业链完整、专业门类齐全、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大型建设投资集团。

  在历史长河中,浙建人千磨万击、乘风破浪,把“忠诚、担当、拼搏”的红色基因聚火淬炼成钢,把“建美丽家园、筑幸福生活”融汇成使命,积淀出了“敬业、守信、建优、筑福”的价值追求,滋养着“求是敬业、合力创业”的企业精神。

  也正是这样极具生命力、渗透力的企业文化,凝聚起了新时代浙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把一张张蓝图变成现实。

  传承红色基因 扛鼎重大工程

  1949年7月11日,奉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业部之命,以部分工程兵部队为班底,组建浙江省第一家国营建筑施工企业—浙江建筑公司,兼司建筑业管理和业务指导之责。之后在经历了浙江省城市建设局、浙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等15次变革后,于2016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更名为“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1月29日,浙建集团重组上市获无条件通过,取得圆满成功。

  浙建人骨子里就流淌着军人忠诚奉献的红色血液,红色是浙建的底色。作为我省成立最早的国有企业,“浙建铁军”的身影,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阿尔及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浙建集团既是伟大祖国沧桑巨变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建设者。70多年来,浙建集团始终不忘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在重点重大工程建设中聚扛鼎之力,不断刷新着项目建设的高度、速度和力度。

  回望70多年创业历程,无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杭钢、衢化等工业企业的建设,六七十年代的对外经援项目,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在荒芜的田野,还是繁华的都市,都能看到浙建人冲锋在前的身影。杭州亚运会场馆设施及配套项目、浙江音乐学院、G20杭州峰会系列工程、乌镇国际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杭州火车东站、西湖文化广场……从交通枢纽到各类博物馆、文化展馆,在每个时代经典的建筑里,浙建的匠心梦想都交融其中,并不断以建筑的蓝浇灌滋养基因的红,让红与蓝相得益彰。党的十八大以来,浙建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助力“千万工程”再深化,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短短四年多时间就高质量完成109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创评了37个省级样板,“建美丽家园、筑幸福生活”是浙建人投身乡村振兴的愿景使命,也是“美丽中国看浙江,浙江建设看浙建”的自信所在。

  这是“红色浙建”的责任和担当。一直以来,浙建集团始终不忘“国字号”职责使命,把“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作为改革发展的本色,锻造了一支关键时刻召之即战,战则必胜的“浙建铁军”队伍。

  “像省建设投资集团这样传承了红色基因、与共和国同龄的企业不多,大家要继续好好干,勇当国企改革发展排头兵,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2019年4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到浙建集团调研时如此勉励大家。

  党建铸魂 打造基层治理文化样本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一直以来,浙建集团就十分重视强“根”固“魂”工作,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浙建人的思想深处,“党建就是生产力”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硬道理。

  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浙建集团紧紧扭住“两个作用”发挥不放,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抓实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建设,努力消灭项目党组织“应建未建”的空白点和盲点,不断推动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同时创新推行了项目长制、党员项目长兼任第一书记等做法,开展了“双强双好”“四个一”示范党建创建活动,持续推动三级党员干部的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强化建设,项目支部逐渐成为打造基层治理文化样本的主体。

  浙建集团坚持文化强企,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持续深化开展浙建文化体育节和科技技能节的“双节”活动、“最美浙建人”评选、“双诗赞”“六微”大赛和万人劳动竞赛等特色活动,展示了集团职工的良好素养和风貌。深入推动“三五”工程、双“四送”活动、职工代表提案制的落实,保证了广大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落实开展浙建劳模(工匠)宣传月活动,推动“身边的榜样”上墙亮化、劳模(工匠)红色游、“三进”宣讲活动,让企业的英雄人物更加鲜活有张力,也丰富了浙建文化的富矿。

  已推行实施13年多的“建筑工人沟通日”,是浙建集团在全国建筑业企业中的首创。起步于2007年4月10日的“民工沟通日”,让集团各级党员干部每月10日与工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成为一道独特亮丽风景,早已发展成为集政策宣讲、交流沟通、为民办事、化解矛盾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治理平台。这让20余万的浙建工人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在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点名表扬浙建集团党建工作治理成果。他表示,省建设集团有20多万员工,管理和发展都不容易,但集团党委高度重视,以党建促治理,以治理促发展,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实现项目现场党组织全覆盖,有力促进了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业发展,做到了企业大了不出事,尤其不出大事。

  绘就同心圆 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人才是企业竞争发展的核心支撑。一直以来,浙建集团倡导“像关爱家人一样关爱职工、关爱建筑工人”,着力加快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浙建工匠队伍,用企业文化凝聚力量,绘就最大同心圆。

  2017年12月,浙建集团启动实施的“十百千万”浙建工匠培育工程提出,到2022年底要培育出十名具有行业领军水平的匠领;百名具有高超技艺和技能传承能力的匠师;千名技艺精湛、能克难攻坚的匠才;万名具有一定技艺和技能传承能力的匠星。以“十百千万”浙建工匠培育为依托,浙建集团培养了很多能工巧匠、各路“大王”,以技术技能大比武锻造浙建工匠。浙建人心里明白,浙建集团的比武不是耍花拳绣腿,而是真刀真枪地干、一针一针地磨。

  为了搭建好平台,浙建集团建立完善了职工培训制度,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探索推行现代学徒制,让企业、职工双方共同出资培训的做法,帮助解决了高技能人才培训、技能鉴定、再教育的经费难题,激发了职工学习成才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涌现出了全国技术能手1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134人,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29人,浙江工匠6人,浙江省金蓝领7人,省部属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培育了浙建匠领9人、浙建匠师105人、浙建匠才618人、浙建匠星4896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浙建工匠队伍跃然而生。

  在科技创新的高地上,浙建工匠们正以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精神,不断加强科技支撑力度,赢得攻坚新胜利。他们围绕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工程机械装备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打造出了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拥有了包括国际国内领先、先进技术在内的一批核心技术,其中1260吨·米超大型双平臂电力抱杆技术成为世界首创,科技创新活力更加彰显。

  几袋米,七十年,双千亿。浙建集团7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正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初心使命,才能在充分竞争的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才能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勇立潮头,才能跟随着共和国前进步伐不断做优做强做大。

  放眼未来,浙建集团正围绕着打造千亿浙建、创新浙建、数字浙建、善美浙建、文化浙建、清廉浙建“六个浙建”的总体目标,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着力打造国际化建筑投资运营商,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更多的浙建方案、浙建智慧、浙建力量。

责任编辑: 邹姗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