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袁花:“三力齐发”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2020年04月22日 18:24:22 来源: 两美袁花 作者: 海宁市袁华镇党委

  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服务群众能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袁花镇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聚合发展合力、活力、动力,努力做大农村集体经济蛋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数量、质量双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解放思想、整合资源,凝聚发展合力


  筑牢坚强堡垒。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袁花镇把建强党组织、培育“领头雁”作为重要内容,坚持以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将政治坚定有理想、干事创业有思路、村务管理有规矩、服务群众有感情、带领队伍有办法、处事公道有威信的人选入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知识层次、年龄性别结构。目前,14个村77名两委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64人,占比83.1%,平均年龄39周岁,选拔后备干部20名。结合正职“一肩挑”提前铺排谋划,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对暂无合适书记人选的村采取镇下派干部的方式进行过渡,同时经常性对书记开展培训,不断增强村级带头人做好农村工作、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

  提高发展站位。强化政治引领,引导村级带头人树立大局观念,增强集体意识,通过组织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树先锋”等系列活动,把党员身份职责与党的宗旨意识、经济发展工作高度结合起来,提高发展站位,履行“领头雁”职责使命。同时,聚焦“精准立项”,将书记领办党建项目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有机融合,2020年共上报镇党委14个书记领办项目,按照“抓难点、攻重点、破盲点、创亮点”的原则,力争形成村村有项目,个个有落实的良好局面。

  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农合联党建引领作用,依托“菌菇”优势,做好“棚上”文章。长啸村秀珍菇产业发达,在菌棚上开发“农光互补”项目,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0万元左右;红新村在120亩的桑黄大棚上安装光伏组件5.9兆瓦,每年可利用太阳能发电600万千瓦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0万元。依托“园区”优势,做好“厂房”文章。通过村级抱团,联合开发工业房产,联欣置业4村组团项目增加年收入880万元,龙鑫商厦3村(2社区)抱团项目预计增加年收入280万元,阳光科技小镇7村抱团项目预计增加年收入1000万元左右。依托“组织”优势,做好“引领”文章。积极推行“产业+合作社”模式,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4个,各类专业合作社33个。同步探索“党组织+合作社”模式,建立专业合作社党组织5个,成功试点农合联党建,为新时代服务“三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袁花经验”。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激发发展活力


  加大政策扶持。袁花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促进乡村治理、保证农民福祉的一项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各方资源,做好统筹协调,全力扶持各村经济发展。结合“整村清零”和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盘活用地指标,切实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启动壮大村级经济发展“1151工程”,出台一系列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政策,引导村级资金流向村级经营性物业积累,明确村级存量土地指标可用于“阳光科技小镇”标准厂房建设,并出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贴息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村级发展的信心。

  村级抱团发展。在“低散乱”腾退的大背景下,将全镇资源进行“一盘棋”统筹,打破村级壁垒,积极谋划村镇组团、村村抱团项目,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路子。通过村级抱团发展建设众创空间的方式,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建设众创空间25万平方米。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00万元,可实现每个村平均拥有15000平方米村级经营性物业,4个村年经营性收入可突破500万元,其中一个村年经营性物业收入可突破1000万元,真正实现强村目标。目前,濮桥“两创”园区已经投入使用,2019年年租金收益达950余万元,双丰集成家居产业园已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建成后,抱团发展的3个村村级经营性年收入将增加800余万元。

  发展优势产业。依托阳光科技小镇、双丰、濮桥“一主两副”工业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新能源、新厨电、新建材”三大特色产业,为村级集体经济获得持续稳定的经营性收入提供保障。坚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粮食、蔬菜、水果、菌菇”四大特色农业向精品化、品牌化发展。全镇共建设标准果蔬大棚1500余亩,培育精品蔬菜,打造千亩果蔬基地。同时,立足阳光科技小镇3A级旅游景区和袁花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加大金庸故居、“神仙湖”等项目的旅游开发力度,以武侠为源点,利用袁花梨花节、二月初二五轧太平等节日为载体,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建设文化产业,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激发新动能。

  多方帮扶、强化管理,增强发展动力


  强化帮扶指导。根据市委市政府第七轮 “强村计划”,对重点扶持村夹山村开展帮扶指导,积极发展经营性物业,在阳光科技小镇建设432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购置龙山景苑店铺985平方米,购入龙鑫商贸城5159.97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双丰村集成家居产业园建造标准厂房23300平方米。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为夹山村增加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同时,由镇农合联综合党委牵头组建多支具有专业特色、以党员和人才为骨干的为农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党建指导、专家下乡、教育培训、产品营销、金融信贷、供销联系、农机提供、创业帮扶等特色志愿等多样化服务,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力量。

  优化生态环境。袁花镇坚持全局谋划,全域整治,结合本地自然、人文、地理特色,建设“果园飘香富农路”,通过精品点打造,从点、线、面加快沿线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成功创建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结合景区村庄建设和发展,入股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多产业、多方向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同时,通过全面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城镇有机更新,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花溪人家(望月府)、龙山景苑等安置小区交房并陆续入住;龙鑫商厦、红晓商贸城投入运行;农商综合体(天仙商厦)、天仙广场等项目完工;龙悦府、悦澜湾等房产项目拔地而起,城镇东部新貌跃然呈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镇配套,为吸引高质量的资本、项目、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孕育了强大潜能。

  加强考核管理。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管理成效列入年终党建和工作述职内容,将集体经济增收、村党组织“堡垒指数”评定等情况作为目标责任制考核、村干部报酬发放的重要依据。强化检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对村级集体经济转化工作成绩显著的给予表扬奖励,对未能如期实现强村目标的村,党组织书记退职到龄享受专项生活补贴一票否决。通过全过程监督管理,进一步激发村主要领导和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观能动性,为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 徐曼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