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便利化”助推复工复产 细数战“疫”期间的台州创新之举
以“四个便利化”助推复工复产 细数战“疫”期间的台州创新之举
2020年02月29日 12:07:18 来源: 台州新闻客户端 作者: 台州新闻客户端
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取消不合理审批。台州市坚持“两手硬、两战赢”不动摇,一手抓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手抓经济民生保卫战,从四个方面打出提升服务便利度“组合拳”,全力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招工用人便利化
在全力保障新老员工无后顾之忧的前提下,统筹全市各上下游产业链用工需求,通过专班服务、“一对一”岗位对接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专班驻点。2月25日起,台州组织了200多名干部,向安徽、河南、四川、贵州等10个省派出41个工作组,开展为期20天的“驻点招工”,计划招引20万名新老员工,并采取“三包”举措及时、安全、有序地安排他们到台州返岗就业。采取“1+1+2+N”模式组成工作专班,每组由一名处级干部带队,1个以上人力资源中介机构+2名懂经济的干部+若干名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参加。
二是“五一保障”。为了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台州创业就业,推出“一岗、一票、一码、一险、一助”的“五个一”制度,为此次“驻点招工”加码助力。在此基础上,台州要求必须为每名招引的员工落实一个工作岗位;对于自行前来台州的员工,车票费用全额补助;对首次来台州就业的员工,一次性补助2000元。
二是务工无忧。在点对点招人的同时,各工作组将争取与当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根据企业员工实际需求,组织包车、包动车(高铁)车厢、包机(包座)等三种方式接返。同时,台州还在全省首创“务工无忧”保险,具有“覆盖全、保障强、承保快、安全好”等四大特点,为全市范围内外来务工人员投保,解决他们来台州务工的后顾之忧。在全省率先为“白衣天使”赠送保险,已为60多万家企业、100多万名务工人员提供6000多亿元风险保障。同时,积极探索组建共保体创新企业复工复产综合保险,推出全省首单上市公司复工复产综合保险、首个纯商业模式下的小微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台州保险业金融机构已推出20多种企业复工保险,已为12013家企业提供了253亿元风险保障,为31.46万员工提供1500亿元风险保障。
服务企业便利化
台州推出了“百千万”复工助企制度,对复工企业全面入驻双百指导员,并选派一批金融指导员,排摸复工企业金融需求,开展“一对一”服务。
一是“双百指导员”,驻企当强援。依据五色“疫情图”,结合防疫形势,分时、分类、分区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按照“2人1企”模式,各县(市、区)梳理排摸100家重点企业,相关公务人员组成指导员队伍进驻企业,一人指导防疫、一人服务发展,监督各项防控措施及援企稳岗政策落细落实。
二是千套“方舱公寓”,守护员工健康。为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难题,台州在协调宾馆支持企业用于健康观察的同时,实施建设用于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观测的千套“方舱公寓”计划。目前三门县敲定在滨海科技城体育馆、沿海工业城海天大道等地建设活动板房,计划投入300余名施工人员,7天内完成建设,建成后预计可容纳上千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针对上市公司百达精工外地返台州人员缺乏安置点的实际,积极协调两家宾馆,解决床位400余个。
三是“万员进万企”,银企齐攻坚。台州全市金融监管部门和44家银行机构、54家保险机构、112家证券期货机构选派1万名金融指导员,全面走访全市1万家以上企业,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比如,农行台州椒江支行在摸排中得知,奥翔药业拟在开工后调整生产计划,加大呼吸系统类药品生产,于是提前为企业做好用信用条款变更等放款准备,并于2月13日向奥翔药业提供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授信,目前首笔低息贷款500万元已顺利到位。同时还倒逼加快推行“掌上办”、“网上办”,许多部门还专门设计了网办系统,推出防疫保障、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复工复产、包车包机、领取补贴等网办,目前全市网上办、掌上办受理事项2.9万件,电话咨询3.8万余件,真正实现了“服务不打烊,网办不停歇”。
金融保障便利化
台州市充分运用国家级小微金改成果,全力落实好减税降费、融资政策、专项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更好推动惠企扶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冲击。
一是“提”。积极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大力宣传推广线上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推出“掌上办贷”数字金融平台,试点“掌上续贷”“掌上理赔”新模式,创新开展“无接触式”金融服务,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坚持以最快速度办理贷款,让客户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优化基建资金申请审批流程,将审批时间缩短到1个工作日,防止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因资金短缺拖欠或延迟支付工程款。目前,“掌上办贷”平台已办理贷款30多亿元,保险线上理赔占比超过 96%。
二是“奖”。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适当下调贷款利率。结合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的评分指标,2020年政府对金融机构考核,应将金融机构对逾期的企业贷款减免逾期利息、罚息、违约金等情况纳入金融考核评审中。坚持以最大力度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减息降费,引入10亿元专项防疫转贷款,已为72亿元到期贷款办理无还本续贷或延长还款期限,十条措施降低金融综合成本3.85亿元。
三是“加”。提高政府采购合同预付款比例,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采购合同预付款比例可由30%提高至60%(项目分年安排预算的,不得超过当年项目预算安排),与疫情防控有关的采购合同最高预付比例可达100%,增强复工企业资金流动性。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鼓励中标供应商以政府采购合同作为凭据申请贷款或履约保函,替代原抵押品,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复工复产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防控出行便利化
自2月19日推广“健康码”精准智控管理措施以来,台州为解决市民日常乘坐公交等出行时,既要出示“健康码”又要出示其他证件或支付凭证等流程的不便和困扰,立足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破解,首创了“健康交通码”,并在相关领域拓展应用。
一是玉环模式。该市将“健康码”与“市民卡”数据互联,首次将“健康码”与“乘车码”信息合二为一,凭“便民玉环”APP乘车码实现即时健康信息识别并同步完成支付功能,并于2月24日正式上线全面应用。两码实现功能集成后,在公交乘车时省去健康码实名检验流程,将原先需3-5分钟的操作缩减到数秒就可完成。交通领域二码合一试验成功后,玉环立即将该技术拓展推出“健康食堂码”等相关服务,同时还关联市民卡与健康码,使商贸市场、政务服务窗口、企业等门禁检查服务凭一卡数秒通过入口验查,达成“一码”就能马上行的高效便捷愿景。
二是三门模式。在疫情期间,市民如果前往特定场所,往往需要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还可能带来通行拥堵,造成人员集聚。该县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AI”智能速通软件,通过远距离热成像、AI人脸识别、身份证读取等设备,实现全程无接触、多目标、自动化快速通行。
三是临海模式。该市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没有手机的孩子如何凭“绿码”出行这一难题,基于市民卡发卡量已达132万余张的现状,打通了“健康码”和市民卡的数据互联,实现让市民不需智能手机,凭一张“市民卡”,即可轻松完成“健康码”认证。目前,临海正在全市的商超、农贸市场、景区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全面推广安装该系统。而在刷卡的同时,系统还能自动登记汇总来访人员信息,免去了手工登记的繁琐,进一步加快了通行效率。与此同时,该市正进一步整合“健康码”与“市民卡”功能,以实现更多应用。据统计,截至2月25日24时,台州市“健康码”共申领647.71万个,绿码率98.53%,其中市内469.64万个,绿码率99.78%;市外178.17万个,绿码率95.22%。
- 2020-02-28 安吉统筹企业复工与扶贫帮扶 贫困群众坐...
- 2020-02-28 请回老员工 招引新员工 台州41个工作组...
- 2020-02-28 春光好时至 防疫复工忙 兰溪激励干部答...
- 2020-02-28 慈溪:硬招暖招齐“出招”,复工难题得破解
- 2020-02-28 盘活“神经末梢” 浙江出台15条举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