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171人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一个ICU

2020年02月15日 15:33:54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方序 周昀洁

  历史的一粒沙尘,

  落在我们每个人头上,

  就是一座大山。

  岩壁陡峭,风雪袭来,

  勇敢的攀登者,

  不惧生死,向上而行。

  翻过去,扛过来,

  或许,

  我们就能看见,

  人世间最美的风景。

  2月14日9时许,6辆乘载着171名浙大二院医护人员的大巴车,从省人民大会堂浩荡驶出,奔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他们中的大部分医生和护士,都有救护重症病人的经验。

  这个强大的医疗团队,将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的一个重症监护室。这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单家医院规模最大、病情最危重的一次医疗援助。

  此前,浙大二院已派出5批次23人的专家和骨干。他们已在武汉、温州和省级定点医院奋战3周。和平年代,没有硝烟。当病毒肆虐时,白衣便是战衣!

  使命在肩,嘱托在心

  8时许,省人民大会堂前,包括浙大二院在内的3家省级顶尖医院、453名医护人员,在这里集结出征。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等领导为白衣战士送行。车俊书记说:“希望你们敢于担当、不辱使命、敢打必胜。待到春暖花开时,待到疫情消除时,我们在杭州迎接你们、等待你们!“

  ↑省、校领导与全体医疗队人员合影 浙江日报记者 梁臻 摄

  ↑车俊书记(右)与王建安院长交谈

  ↑常务副院长王伟林作为此次浙大二院援鄂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出征仪式上庄严领誓:我宣誓,我将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敢打必胜,坚决完成任务! 浙江日报记者 梁臻 摄

  ↑省人民大会堂前,浙二勇士从这里出征

  凌晨集结,一呼百应

  2月13日,湖北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就在这晚,接到国务院部署后,浙大二院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集结了171人的医疗队伍。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90后年轻人,都纷纷主动请战。下午4时30分,浙大二院为援鄂医疗队员举办了简短的出征仪式。

  ↑士气满满的医疗队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寄语浙二勇士

  你们的这次出征,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厚望,带着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浙江大学全体师生以及所有医护人员的期盼,相信你们一定能发挥好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展示出浙大二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用你们的仁心医术和高超水平,出色地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光荣使命。在你们奋战抗疫一线、救治重症患者的同时,希望以最高标准做好自身防护,确保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期待你们尽快传来捷报,也期待你们早日凯旋!

  ↑浙大二院院长王建安为队员鼓劲加油

  我们向着病人最集中、病情最危重的前线出发,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重症监护室,这是对我们战斗能力的巨大挑战,也是一种肯定。我们坚信,你们一定会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你们的任务!我们也向各位战士们保证:医院一定为你们做好各方面的充足保障,照顾好您们的家人和亲人,做你们最最坚强的后盾!

  ↑王伟林表态发言,鼓舞士气

  面对新冠病毒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同为血肉之躯的我们或许也会害怕,但我相信,既然身为医务工作者,与病毒战斗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我们骨子里的信仰。但有浙大二院150年的悠久历史、强大的学科实力和无间的团队配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冲破阴霾,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向此次援鄂医疗队捐赠了6000只N95口罩

  171人的队伍中,包括8名管理及后勤保障人员、41名医生、122名护士,三分之二为共产党员。其中27名医护人员,来自浙大二院的8家分院和紧密协作医院: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长兴县人民医院、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遂昌县人民医院、龙泉市人民医院、兰溪市人民医院。

  ↑行前再次培训

  ↑为出征队员注射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备好粮草,勇敢出征

  前方,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极为凶险的“敌人”;

  后方,有浙大二院大家庭的悉心守护。

  从接到援助任务的那一刻开始,浙二人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从医疗设备、后勤物资到生活保障,列出细致详尽的物资清单。临工、后勤、工会通宵采购、准备、打包。

  ↑装车托运

  ↑临床医学工程部连夜将设备分装打包

  ↑物资整装待发

  ↑171只行李箱的集结

  针对此次支援的科室,浙大二院准备了重症监护室必备的医疗设备,包括一台抢救生命的利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还有呼吸机、紧急采购的全新中央监护仪、除颤仪等,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打赢这场硬仗。

  长长的物资清单上,除了医疗设备、防护装备外,还有常备药、卫生用品、保暖服装、方便食品等保障物资。医院结合之前派往武汉专家的建议,列出详细的物资清单,细到一片药、一张纸。

  尽管目前医院防护物资供应的紧张局面还未改善,但为了保护勇敢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医院会尽所有能力,保障他们身上有“盔甲”、手里有“子弹”。

  含泪送别,盼君安归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长江水不可断绝   卫我同胞万万千

  ↑民航浙江空管分局供图

  但愿此行归期不远

  等你们回来

  一起看杭城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 王枫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