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实践再出发 湖州2020怎么干?市委书记这么说

2020年01月19日 10:40:13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叶诗蕾

  1月17日,湖州八届市委常委会召开第106次会议。围绕2020年如何推进高质量赶超发展,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强调,开展“深化‘三服务’、奋战‘五个年’”活动,努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行稳致远。

  马晓晖开展“三服务”调研。通讯员 张剑 摄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两山’理念十五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马晓晖表示,湖州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争当市域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的重大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围绕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聚焦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三服务”常态化、精准化、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推进“两山”转化、项目攻坚、开放合作、基层治理、决胜全面小康取得扎实成效,进一步强化“湖州365,天天在服务”导向,全面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为高质量赶超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湖州城区 通讯员 朱伟良 摄

  如何深化“三服务”?湖州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擦亮“湖州365,天天在服务”品牌,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形成“新365”工作体系。“3”就是“三项任务”,即进企业“问难帮困稳增长”、访群众“问需惠民补短板”、下基层“问政固本增活力”;“6”就是“六个聚焦”,即聚焦企业降本减负、聚焦项目“双进双产”、聚焦民生痛点整治、聚焦基层减压松绑、聚焦强村富民增收、聚焦矛盾排查见底;“5”就是“五大机制”,即健全常态走访、问题联办、政企联通、亮晒比拼、群众评价等工作机制。

  安吉余村

  如何奋战“五个年”?湖州市委、市政府给出了明确的计划表和任务书。

  ——“两山”转化提升年。精心举办“两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活动,争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落户湖州,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推动跨区域生态屏障联保共建,打造“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力争绿色发展指数和美丽浙江考核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五水共治再夺“大禹鼎”。

  ——重大项目攻坚年。对标“项目大招引、推进大提速、质量大提升、业态大丰富”,深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严格落实“345+1.5”准入标准,力争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80个以上,其中超百亿元项目10个以上、“大好高”项目240个以上,2019年引进的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开工率达到90%以上,2020年新引进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率达到40%以上。

  龙之梦乐园

  ——开放合作突破年。围绕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启动实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紧密型联动区,推动沪苏湖高铁全线开工,加快推进嘉湖一体化,争取设立苏浙皖产业合作区,力争新增省际、市际毗邻合作平台3个以上,达成区域城市间合作10项以上,努力推动湖州成为长三角绿色发展引领区。

  ——基层治理深化年。高质量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和安全隐患排查见底,深化推广新时代“余村经验”,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提升工程,加快实现区县、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中心全覆盖,确保高质量实现平安湖州“十三连冠”并向“十四连冠”发起冲刺,平安指数继续领跑全省,打造“基层治理的全国典范、平安中国的湖州样板”。

  ——全面小康决胜年。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万元,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在巩固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基础上,力争消除30%年经营性收入 50万元以下的村;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同比增长20%;全市域实现城镇小区和单位精准垃圾分类全覆盖,争创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争创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

  太湖风光 通讯员 沈勇强 摄

  马晓晖表示,“深化‘三服务’、奋战‘五个年’”,既是2020年湖州动员全市上下倾情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加快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总抓手,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圆满收官的冲锋号。

  为确保工作迅速有力推进,湖州市提出清单化管理、联动式推进、高强度攻坚、跟踪性问效等基本方法,确定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委专职副书记分别牵头,分头强力推进“五个年”活动实施。

责任编辑: 徐曼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