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州,挺住!”象珠镇龙青村党支部书记工作途中脑溢血 每日数十村民自发病房外守候

2019年08月12日 10:07:31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记者 胡锦

  9日下午4时左右,经过近7小时的抢救,芦鑫州转入了市人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此刻病房外,已经聚集了四五十位村民,很多已经在门口站了好几个小时。而且连日来,每日都至少有数十名村民自发前来看望、守候……“我们村可不能没有芦书记啊!”党员王跃忠眼里噙着泪水。

  但他,还是倒下了。自2001年上任以来,芦鑫州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带领村民将曾经的软弱涣散村、经济薄弱村,慢慢蜕变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全市小微园建设的典范……

  10日下午,浙江新闻客户端推送《象珠龙青村村支书工作路上突发脑溢血》,一时间,金华市永康市象珠镇不少党员干部、村民纷纷转发并祈祷,“一起期待奇迹的发生……”“阿州,挺住!”

  工作路上突发“脑溢血”

  “不去医院,咱们去清渭街!”这是芦鑫州昏迷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当天同行的村干部王际宁回忆道。

  9日上午8时左右,芦鑫州和王际宁早早地来到象珠镇政府,准备向镇党委书记施一军汇报小微园建设工作进展。而在之前的3小时里,他已经走遍村庄,完成了防台检巡,顺道还走访了即将进行农房改造的农户、同时还有正在平整土地的小微园现场……

  “当时我们正站在大院里和芦书记进行简单的口头汇报,他慢慢地就开始不说话了,后面只有我一个人在说,当时心里还觉得挺奇怪的。”王际宁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并回忆起一个小细节:“讲到最后,我见他有一个伸手的动作,可手好像已不听使唤了。”

  由于当天恰逢“两代表一委员”视察象珠重点民生工程,施一军迅速听完两人的汇报后,便准备前往视察现场。这时,芦鑫州和王际宁也准备朝停在门口的车辆走去,但没想到,芦鑫州却已经连这几步都迈不开了。

  根据记者现场估测,这段距离不到50米。

  “阿州,快去医院吧!”“不去医院,咱们去清渭街!”在昏迷前的最后一刻,芦鑫州还执意要去清渭街村对接工作。本已上车的施一军见情况不对劲,便下车奔跑过去,迅速联系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此同时,120急救中心清溪站的救护车已经出发,20分钟之后,芦鑫州进入手术室。

  “接诊以后的第一张CT扫描显示,溢血已经充斥了半个大脑。”当天接诊的主治医生说。

  “阿州肯定早已感觉身体不舒服了,只是一直在硬撑罢了。”王际宁感慨道。

  就在那天,再坚强的他,还是倒下了。56岁的芦鑫州于2001年开始担任原王溪田自然村村支书(今年初行政村调整后任龙青村村支书),他入党24年不忘初心,任职19载一心为民。大伙都知道,突发重症,与他一直忙前忙后,积劳成疾有着必然的联系。

  “我们不能没有芦书记!”

  勤奋书记19年来引领弱村嬗变

  10日,沿着环村路,记者来到龙青村王溪田自然村,村口一侧是正在平整土地的王溪田小微园区块,由于受台风天气影响,工地已经停工,村道上也鲜有村民。“全村人几乎都去看过芦书记了,我们村可不能没了芦书记啊!”王跃忠又一次动情地说,“没有他,王溪田不可能有今天。”

  说着,一些附近的村民也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和记者说起芦鑫州与王溪田的故事……

  “大概在2000年左右,他还没在村里担任任何职务,就联合村干部王际宁等人带头开始通村公路的建设,那时我们村连拖拉机都进不来,用手推车运块空心板,都得好些人帮忙推才行。”在外见过世面的芦鑫州坚持“要想富先修路”,“当时村集体经济为零,所有修路的资金都是他们通过‘化缘’一样筹来的。”

  村民们回忆道,大概过了一年时间,村里通上了6米多宽的砂石路,又过了三四年后,党员们又用同样的方法,为村里修好了水泥路,从此王溪田村的交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芦鑫州的努力得到了大伙的认可,2001年,芦鑫州全票当选村支书。“当时阿州辞去了铸造厂厂长的职务,一心回到村里搞建设,常常连家里的事情都顾不得管。”

  接下来的19年里,芦鑫州带领村民做了许多大事:修建环村路、扩容山塘水库、建造拦水坝和新桥梁、改造荒山水田、建设村文化礼堂……有些村民还特别强调,“还有造福子孙后代的小微园建设和农房改造,现在都足以让村民引以为傲。”

  记者从象珠镇镇政府了解到,去年,王溪田小微园完成了控规,成为该镇规划的十个小微园中进度最快的一个。近期,王溪田自然村的农房改造项目也基本完成了协议签订,该村目前已成为象珠镇最具发展潜力的村庄之一。

  “现在是村里最关键的发展时机,可他偏偏在这时候倒下了……现在大家心里一点头绪都没有,我们村真的不能没有芦书记这只‘领头雁’啊!”王跃忠心里着实难受和焦虑,他说大伙现在连接下来的工作都不知从何下手了。

  “我心里曾埋怨过他”

  儿媳回忆他过于铁面无私

  从村口拐3个弯,往村里走300米左右,就到了芦鑫州的家里,这是一幢只有两层楼的老房子,芦家祖孙三代人都住在这里。村民们告诉记者,房子还是芦鑫州的父亲芦天明在世时建造的。

  在一楼,记者见到了芦鑫州的儿媳妇吕杏宫。刚从医院回来的她,正倚靠在门上抽泣着,旁边站着几位亲友和邻居。“说实话,我心里曾经埋怨过他。”吕杏宫说。

  原来,芦鑫州的儿子芦军深是芦家唯一的儿子,成家后,他和妻子依然和父母同住,过了几年,他们有了两个孩子。根据相关的农村批基规定,小芦一家完全可以申报批基造房,但芦鑫州却坚决不同意儿子报名批基。

  “公公说,批基名额不多,要让给更需要的人,他总说自己吃点亏没事。”说到这里,吕杏宫觉得有些委屈,“明明我们也是符合标准的,却连申报机会也让我们放弃,生怕村民说他徇了私。”

  后来,一家人依然住在老房子里,但大家见到芦鑫州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公公经常一吃完饭就出去,最近小微园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连多年保持的午睡习惯都舍弃了。”吕杏宫告诉记者,两个多月前,芦鑫州还因脑梗住过院,因为小微园建设有忙不完的事情,便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决要出院回家。“他一向在家里很有威信,之前让我们不要申报,我们也就放弃了。后来坚持要出院,谁也拗不过他。”

  一出院回到家,芦鑫州就开始成天往外跑,看着他的皮肤越来越黑,人也越来越消瘦,家里人心里都不是滋味。他的妻子王飞凤说:“现在这么热的天,去工地一开始连个草帽都不戴,后来被我念叨不停总算戴了草帽,可又常常忘记吃药,我只好带着药去现场找他……”

  去年启动小微园建设后,老厂区被拆没了,成百上千的外来人口也被“拆没了”。原本以开小卖部为生的芦鑫州夫妇一下子失去了一份重要收入,但他却毫无怨言,照常积极投身建设工作中。

  “这下我是真的明白爸爸(公公)的无私,虽然我心里曾有过委屈,但他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成为了和他一样的人,自然也愿意理解他、支持他了。”

  截至发稿时,芦鑫州已陷入深昏迷状态,浙江新闻客户端将持续关注这位令全村村民牵肠挂肚的象珠龙青村村支书芦鑫州的消息。

责任编辑: 邹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