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城管局“走亲连心三服务”助企跨界发展
江干区城管局“走亲连心三服务”助企跨界发展
2019年07月25日 12:20:29 来源: 江干区城管局 作者: 陶愉
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杭州市江干区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近年来拿下了软件开发的CMMI3专业认证,被吸收为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成员单位,拥有6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自主研发的生活垃圾计量清运系统作为重量级应用被纳入杭州城市大脑建设。但是你很难想象到,这样一家公司,曾经的主营业务却是生产与矿山、工地打交道的机械设备。企业跨界发展、茁壮成长,这背后有着一段政府部门与企业走亲联系的故事。
江干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金炜竑走访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身处能源行业的杭钻机械面临市场压力,急需转型升级。当时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浓厚,杭钻打算以环保领域作为转型方向,发挥自身多年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的优势,但是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作为突破口。
就在踌躇的时候,“送枕头”的人出现了。江干区城管局副局长施春浩在带队开展走访时和杭钻机械的企业家、工程师聊到有一种在矿山、工地精确计量水泥、泥浆的技术。这种技术能不能改良优化,应用到垃圾处置、减量的流程中去?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杭钻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势和江干区城管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所具备的前瞻眼光碰撞出了火花。
江干区城管局副局长施春浩现场演示智能系统
一个研发班子立马组织了起来,要攻克垃圾清运称重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精确度等难题,还要将功能整合成一个系统。江干区城管局给予了全力的支持。不了解垃圾清运的流程细节?那就让工程师到区城管局来驻点体验。设备需要实验平台?把现役的垃圾车借去做样车,放心大胆做实验。就此,杭钻迈出了进入环保行业的第一步。
研发进行地很顺利,但是在新的行业圈子里能不能站稳脚跟?杭钻心中缺少底气,需要一个与同行交流比划的平台。“枕头”又一次出现了。2017年6月,杭州市城管委要对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智慧化进行可行性论证,邀请了全国十余家行业知名企业参加研讨会。在研讨会召开的前一天,江干区城管局为杭钻争取到了一张“门票”。杭钻把江干城管的样机带到研讨会现场进行实际演示,并且在后续的技术比武中从十余家同行中脱颖而出,在称量精度的指标中实现误差不到3%。能做到这个成绩的“参赛选手”,含杭钻在内只有3家。与业内同行的交流让杭钻开拓了眼界和思路,而技术比武更是让杭钻增添了信心、打出了品牌。宁波、金华、南昌、武汉、上海,越来越多的城市采购了杭钻的技术,给垃圾称重这种“小事”,被杭钻做成了千万级的“大生意”。
顺利起跑之后,杭钻还要继续加速。垃圾精确称量只是整个系统的一环。杭钻继续向固废处置领域投入研发。从能够实施收集分析反馈数据的智慧化系统平台,到厨房里粉碎厨余的家用电器,杭钻都有涉猎。但是在这其中,客户需求千差万别,如何判断哪种需求是主流?哪种场景最常见?江干区城管局再一次送“枕头”上门。作为固废处置的牵头单位,江干区城管局一直和居民、社区、小店业主、垃圾清运公司打交道,对一线的情况再清楚不过。精确的客户需求定位,给杭钻的发展提供了参考,项目开发的目标定位也更加明确,针对食堂厨余特点研发的油污分离设备、用于垃圾粉碎的高性能电机……新产品、新项目不断孵化,在部分地市,杭钻更是实现了从“卖产品”向“卖服务”的转型。在市场需求面前,杭钻的底气越来越足。
杭钻机械的总经理俞成森还经常回忆起当初和江干区城管局干部火花碰撞、一拍而和的场景。这种合作源于闲聊的偶然,但企业转型升级、跨界发展的成果却是必然,这是杭钻自身实力积累产生的必然,也是江干城管干部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作为信念始终坚持走访联系带来的必然,更是干群关系“鱼水情”密不可分反映出的必然。
- 2019-07-16 每只垃圾桶都有责任人 浦江同乐村推行党...
- 2019-07-15 海盐新兴社区垃圾兑换超市“生意”好
- 2019-07-15 分得细,才能分得清 德清县长春村垃圾分...
- 2019-07-15 垃圾变宝贝 分类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