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黄梅戏倡导“贫困戏曲”理念 小制作有大追求

2019年07月15日 09:44:55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记者 刘慧

  7月13日,允中也文化传媒公司创排的第一部小剧场黄梅戏《薛郎归》学术演出和艺术分享会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剧场举行。

  乍一听,这名字都有点儿怪!

  著名编剧余青峰说,允中也,源于《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大意是说,在人心变幻、道心微妙的时候,更要坚守自我,坚定理想,不偏不倚地行走在光明正道上。

  允中也第一部小剧场黄梅戏《薛郎归》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浙江允中也文化传媒、青岛山川文化投资集团联合出品。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是余青峰十多年来的“东家”,新人辈出,破茧重生;青岛山川文化投资集团,大格局、大情怀,也大大有钱。难道,这部小剧场黄梅戏,是大投资大制作?非也。

  《薛郎归》虽是三家出品,却投资甚少,少得有点可怜。不是找不到资金,而是不愿意大投入。本剧倡导的是“贫困戏曲”之理念,以“小制作、大情怀、正能量”为出发点,台上不过五个演员,整个演出团队才十个人。拎几只箱子,就能演遍大江南北,行走国际舞台。不用提前一天装台,不必多费昂贵的场租。只需演出当天上午,两小时装置,两小时对光,下午一个小时走台,晚上就可以演出。第二天换个剧场,照演不误。

  其实,越是小制作,越是费精神。《薛郎归》排练四个月,二度各部门论证方案不下二十次,通常为了省钱,一筹莫展。接下来将在杭州大屋顶小剧场合成彩排,两组演员四天彩排六场。小制作,并非粗制滥造,而是精益求精。

  这部剧,余青峰第一次当出品人。而不是编剧。那么,编剧是谁?屈曌洁。

  《薛郎归》是屈曌洁的处女作,写于2007年。她学了十多年的钢琴专业,由于外公是编剧,母亲也是编剧,从小耳濡目染,她也就顺理成章地改行成为了编剧。改行,无疑是成功的。十多年来,屈曌洁编剧的作品有《天国的百合花》、《家园》《大清名相》《夕蝉》《夫的人》等。其中,《家园》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剧目,《大清名相》获得了第22届曹禺剧本奖。这回,《薛郎归》在时隔十二年之后排成了小剧场黄梅戏,屈曌洁对原剧本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和思考,一次次地自我否定,一次次地自我完善。

  《薛郎归》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王宝钏本是宰相千金,为嫁给布衣薛平贵,不惜与家庭决裂。

  婚后,薛平贵为了王宝钏的"尊严",立誓闯出一番天地,惨淡离别爱妻。

  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每年绣一只绣球,以慰思念。从春到冬,从希望到绝望,从聊以充饥到饥寒交迫……

  18年后,在王宝钏心如枯槁的时候,薛平贵归来,为王宝钏带来了荣华富贵。

  王宝钏如梦惊醒,这荣华富贵,她十八年前不就拥有了吗?

  人生啊,如梦一场,如纸一张。

  而爱,是永远的信仰和修行。

  这样的故事,到底不只是古代的传说,更是现代的表达。

  《薛郎归》的导演是汪静。她曾是黄梅戏舞台上的一个角儿,一颦一笑都是戏。演而优则导,《薛郎归》之前,汪静已经在多部舞台剧中担任独立导演,不乏令人惊叹的作品。这回执导小剧场黄梅戏,对于汪静而言,真是莫大的挑战。戏不够,场面凑,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台上跑断腿,侧幕喝口水,恐怕也做不到。《薛郎归》的排练,台上四个演员,100分钟不休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四个月排练下来,汪静明白了,黄梅戏小剧场,其实是一种气场。

  《薛郎归》有三个“70后”艺术家——艺术总监黄新德,音乐总监陈华庆,造型总监蓝玲。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都已年过七旬,却有着年轻人都无法匹敌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因而在剧组有“70后”的昵称。有三位“70后”保驾护航,使得我们这部小剧场黄梅戏,沿袭了传统的精髓,守护了戏曲的尊严,张扬了艺德的芳馨。

  《薛郎归》的舞美设计倪放、灯光设计陈晓东、服装设计张颖、化妆设计董燕,都是业界青年翘楚。布景是最简约的,灯具是最节省的,服装能做一件,绝不做两件。因为,没钱。幸好,他们的每一根毛孔都注入了智慧,是一个高效协作的团队。有钱做不到的事,那是小事;没钱都能做到的事,才是大事!

  这部剧,扮演王宝钏的,有两个演员,分为AB组。一个是郑玉兰,一个是夏圆圆。两位演员扮相娇美,功底扎实,表演真切,皆是黄梅戏的实力唱将。郑玉兰是厚积薄发,粉丝不少;夏圆圆是新科白玉兰主角奖得主。到底选哪一个来演?这可让出品方伤透了脑筋。其实也是甜蜜的烦恼,郑玉兰、夏圆圆,无论谁来演王宝钏,都一定带给观众审美的愉悦。演员台上相争,台下不争。不争而善胜,不争而自来。这是一部市场化运作的剧目,演员孰优孰劣,让市场来检阅,让观众来选择,最是明智。

  观众是上帝——允中也制作的第一部小剧场黄梅戏,将这句久违了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因为这句话,才有四天六场彩排,秣马厉兵;然后是珠三角的十场试演,边演边改。直到可以拿得出手的那一天,才是正式首演。

  《薛郎归》——做贫困戏曲,是为了让戏曲不再贫困。

责任编辑: 余晓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