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散发新魅力 温岭花溪村如何"红"下去

2019年06月16日 12:50:14 来源: 浙江在线网站 作者: 见习记者 郑胜颖 通讯员 邵智 林圆圆


  浙江在线6月16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郑胜颖 通讯员 邵智 林圆圆)“这里曾被评为浙江省最美村庄、浙江省级文明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休闲旅游示范村……”来到温岭坞根镇花溪村,在村口迎接的导游潘洁介绍起这座小山村的荣誉时如数家珍。一年前,得知村里建起了景区,原本在外打工的她便回乡干起了这份“自豪”的工作:“我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四五个团,得有两三百个游客。”

  走进花溪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里青山环抱、树林葱郁,溪水静静穿村而过,石板小路两侧古老民宅幢幢紧凑互相呼应。村中屹立百年的古樟树和沧桑古朴的灰雕仿佛正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座村庄的过去。

在花溪村,村民用灰雕技艺演绎当年红军们英勇奋战的故事 郑胜颖/摄

  纷飞战火已远去 红色精神未褪去

  革命“红”为古村发展注魂

  70年前嫁到花溪村(原坑潘村)的老人陈妹春如今已有86岁高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师(以下简称红十三军二师)的英勇事迹她曾多次听长辈们说起。

  当时的坞根不仅地势险要、交通也极为闭塞。“十里坞根岭,冷饭吊头颈”,说的就是当年老百姓翻越坞根岭的艰难场景。村里田地资源少,频频闹起灾荒,又加之地主阶级对土地的不断兼并,越来越多的农民濒临破产,有的甚至被迫落草,村民们对国民党反动派深恶痛绝。然而,这些不利因素恰恰成了开展游击战的有利条件。


  1928年秋,中共温岭县委派常委柳苦民等人到离县城15公里的坞根建立革命根据地。1930年坞根游击大队成立,同年扩编为红军第十三军二师,坚持武装斗争长达10年,声势威震浙南,沉重地打击了当地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豪绅势力,为浙南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播下了革命火种。

  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代表性的革命老区,现如今坞根境还内留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游击大队成立旧址、红军台门、红军井、柳苦民牺牲地等珍贵的红色遗址。

  纷飞的战火虽已远去,和那些珍贵的红色遗址一起留下的还有生生不息的红军精神。

  70年来,当地人秉持着不畏艰苦的红军精神,从围海造田、凿山开路,到如今整治土地、盘活红色资源,把贫穷落后的家乡打造出了另外一番景象。

游客在红军谷基地体验过铁索桥项目 坞根镇供图

  2017年,王绍宏经朋友介绍来到坞根考察,从事研学旅游产业10余年的他被这里无处不在的红色元素深深吸引。王绍宏没有犹豫,当即决定要在这美丽的花坞溪畔投资打造自己的“红色”研学旅游项目,这一想法与坞根镇正在全力发展红军革命文化精品旅游的规划“完美”契合。2018年5月,以坞根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的红色精神为依托,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素质拓展基地“红军谷”落地花溪村,仅半年时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12000余名。

  王绍宏认为,红色精神教育与项目体验相结合,能让游客们对红军精神有更为深刻的体验。目前“红军谷”景区已被列入台州市首批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名单。

  民俗文化大开发 新型业态引进来

  喜事“红”为产村融合赋能

喜柿山谷为游客特别定制的婚俗体验项目 花溪村供图



  坞根镇对红色资源的开发,激活了乡村游。虽然游客很多,但在起初几年村里的业态却没有跟上。除了村头卖烟酒零食的小卖部,大部分村民都没有感受到这份“火热”所带来的喜悦。

  如何在这条红色旅游路线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是花溪村面临的新课题。在距离“红军谷”不足1公里的喜柿山谷里,另一种“红色故事”正在上演。

  2017年,温岭市规划设计院驻镇规划师方伟来到花溪村,帮助村民一同寻找答案。在方伟看来,在对每一个村庄进行规划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村子前期的景观载体和资源禀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村里那棵百年古樟树让他有了灵感。

  “香樟树是雌雄同株的,是一个夫妻树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花溪村定位为爱情村落,同时根据这个IP,我们先后引进婚庆、摄影、珠宝、制糖等相关业态,形成产业聚集。”方伟说道。

  2018年花溪村依托本村原先优质风景、历史旅游资源,同时深度挖掘婚俗文化,打造了一个以“爱”为主题,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艺术创作展示、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乡旅目的地,取名喜柿山谷。

  村子改造成了景区,络绎不绝的游客也让本地村民嗅到了商机。原本在红糖厂打工的潘道林去年回到了村里,与妻子黄月飞在家门口开起了一家糕点铺,不仅售卖麻花糕点同时还开设制糖体验课,让游客们在体验中收获甜蜜。令夫妻俩意想不到的是,试水经营的小店竟在去年五一假期做出了8万元的营业额。

去年五一期间,花溪村的热闹场面 花溪村供图

  据花溪村党支部副书记潘道舜介绍,去年一年花溪村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其中五一期间举办“乡村旅游节”,开展了杂技、戏曲等各类演出63场,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带动村收入200万元。

  传承革命“红”、发掘喜事“红”,两张红色名片正助力花溪村在旅游兴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 汤馨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