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党政主要领导芜湖再聚首

2019年05月23日 10:12:58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记者 刘乐平 陈佳莹 金梁

  若干年后,回望长三角一体化波澜壮阔的历程,2019年 5月22日在安徽芜湖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可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节点——这次座谈会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首次座谈会,会上定下的战略和部署,将对今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生强大推力。

  1

  “老朋友”们再相会,规划纲要是焦点

  张近东、王建沂、鲁伟鼎、赖梅松、崔根良、许礼进、陈雯、成长春……这一连串名字,如果不带头衔的话,你能认识几个?

  22日上午9时许,安徽芜湖,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开幕,致辞中,领导把这些来宾称为研究、关心、参与长三角发展的“老朋友”,他们是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企业家、学者和研究人员。

  涌金君在现场看到,开幕前半个小时,嘉宾陆续进场,许多人一碰面便紧握双手、相谈甚欢,一看就是老相识,这场论坛俨然就是一个老友会。

  这是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首场活动,论坛的主题为长三角: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论坛前半场,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悉数出席。

  多位嘉宾发言中都提到,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刚刚好”——一周之前的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这意味着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顶层规划将很快出台。

  接下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将根据这一顶层规划,出台进一步的细化措施并实现落地,目前在做的一些规划也将根据《规划纲要》大方向,进一步优化完善。

  如此关键时刻,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党政主要领导齐聚首,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多位与会嘉宾表示,十分期待这次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能就更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大动作、新部署。

  《规划纲要》是讨论的焦点。实际上,对于即将出台的《规划纲要》,各地也早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做着相关准备工作。

  早在今年3月28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和上海市青浦区调研时指出,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实施,会同苏浙两省抓紧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据《浙江日报》报道,5月6日上午,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这个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讨论和审议《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

  2

  加速跑,”不一样“的长三角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上一次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是去年6月1日召开的,东道主是上海。时隔一年,长三角已然大不同。

  一年间,长三角一体化的动作空前活跃。

  2018年7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下发;计划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以基础设施为例,第一批重点推进的17个省际断头路项目中,除了1条通车,其余也基本开工建设。包括杭黄高铁、青盐铁路、宁启Ⅱ期等陆续运营。

  2018年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2019年后,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消息、行动举措则出得更为频繁。

  呈现出的一个趋势是,不仅是硬件上“加速跑”,政策规划,乃至制度层面的对接也越来越多——

  2018年11月,G60科创走廊首个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金华成立,拟搭建区域内新材料产业合作交流平台。

  1月3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沪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

  1月9日,上海国资委发布称,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正式成立,基金首轮封闭规模超过70亿元,预计可撬动500亿以上的资本;

  2月,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精准对接科创板,成立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科创走廊基地;

  2月19日,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共同见证下,浙江省海港集团和上海港集团签署协议:以股权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小洋山北侧;

  4月,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结算“扩容”,在去年“1+8”基础上扩大至“1+17”,新增江苏南京、泰州、连云港、常州,浙江杭州、温州、湖州、舟山,安徽六安等9地;

  5月12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这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立的第六个产业联盟。

  ……

  顶层设计“加码”,三省一市“加劲”,这一年三省一市在规划对接、创新协同、专题合作等方面打破藩篱、突破瓶颈,交通、产业、环保、市场、服务……长三角在变!

  3

  长三角版“雄安新区”?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22日一天的活动中,不论高层论坛,还是圆桌会,抑或记者们的采访,这都是一个高频词。

  这并非陡然出现的概念。有心的楼友或许还记得,今年省两会期间,涌金楼曾梳理过,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共同点是,都提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被视作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即将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事实上,今年以来,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讨论一直在逐渐升温,坐落于沪苏浙交界区域的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则成为焦点。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从政府层面来看,青浦、吴江和嘉善等苏浙沪边界区域已摩拳擦掌,积极在为一体化建设铺路了。

  早在今年2月,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就已经联合发布了《青浦、吴江、嘉善2019年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初步确定了今年推进一体化发展的7个方面51项重点工作。

  3月份,上海市发改委有关领导前往吴江开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专题调研。同样也是在3月初,嘉善县代表团赴上海市青浦区考察。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正破茧欲出。这一各界期待已久的长三角版“雄安新区”,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实现什么目标?虽然《规划纲要》尚未发布,各界对此已有很多期待和猜想。

  梳理媒体公开报道,一体化示范区着眼于破解长三角一体化的瓶颈问题,如产业体系和重大项目的跨区域优化布局、重大科技创新的跨区域协作攻关、人才等要素资源的跨区域自由流动等,制约了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

  因此,一体化示范区在跨区域,特别是跨省域的制度创新方面责任重大,要率先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和先行先试经验,并向整个长三角地区复制推广,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就认为——

  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就是体制机制问题。这个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有异曲同工之处,建议中央给予示范区一些重大创新举措先行先试,把党的十八大以来赋予地方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放在示范区里集中落地,率先突破,系统集成,创造一些跨区域的好的体制机制。

  其实,跨省域的一体化示范区是区域一体化的全新探索,本身就是重大的制度创新。

  涌金君注意到,4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9春夏研讨会上,李强明确表示,在沪苏浙三省交界区域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新闻+】

  长三角一体化36年“历程记”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至今已经走过近37个年头,这段期间里,“长三角一体化”概念上一变再变,空间上一扩再扩。

  1982年,时任国家领导人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当时叫作“上海经济区”,范围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长江三角洲的9个城市组成。

  1988年6月1日,成立6周年的“上海经济区”停摆,国家计委撤销了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

  1992年,“长三角城市群” 一词横空出世,最初包括上海、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14个城市,后又分别在1996年纳入泰州,2003年纳入台州,以江浙沪16城市为主体形态的长三角城市群最终得以形成。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三角区域范围界定为苏浙沪全境内的25个城市,在原有16个城市的基础上,加进了苏北的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盐城和浙西南的金华、温州、丽水、衢州。

  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将安徽省的8个城市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最终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盐城、镇江、常州,浙江省的杭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绍兴、金华、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总数为26个城市。从“雏形”到最终“成形”,“长三角一体化”足足走过了34个年头。

  最终,在2018年11月进博会开幕式上,“长三角一体化”完成最后一次升级: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责任编辑: 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