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何处有仙境?话剧《青青余村》在杭首演

2019年04月28日 12:15:2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记者 刘慧

  石矿山村成为"人间仙境",偏远村落成为"旅游地标",4月26日晚,反映湖州安吉的一个穷困山村如何通过艰苦"蜕变"而靓丽"化蝶"的话剧《青青余村》在浙话艺术剧院首演。这部由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与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创作、反映安吉余村发展历程、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先进生态理念的话剧吸引了不少观众,余村的干部群众早就翘首以待了,也迫不及待从安吉赶来观看首演。

  一部值得期待的大戏终于隆重首演。

  说它值得期待,首先要说说编剧。编剧陈国峰,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被人戏称为"鬼才"。据说,他以前倾心于先锋戏剧,深得圈内众多大家的赏识和青睐。一个醉心于先锋戏剧的人,能写好农村现实题材的主旋律戏剧吗?

  看戏之前,就听说这部戏的写法与众不同。

  说它值得期待,当然要特别说说导演。导演李伯男,绝对是当今戏剧界青年导演群体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年纪轻轻的,就荣膺中国文联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话剧协会理事。

  但是,他那些赢得口碑的导演作品,似乎很少农村题材。特别是,此乃陈国峰和李伯男的第一次合作。它特别值得期待的第三点,就要说说浙江话剧团了。这部戏是浙话转制后,跟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一次合作,是联合出品。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的老总王文龙执掌浙话后,居然在戏剧界掀起了"浙话新势力"的风潮,连续多年,佳作频出,瞩目者众矣,令业界对浙话不禁刮目相看。那么,这一次呢?它特别值得期待的第四点,在于颇显特殊的题材。

  据主创人员讲,这个题材,是个好题材,然而也是那种特别容易落俗套的题材。因为自来中国戏剧里,农村题材的戏就很多,而歌颂农村发展变化、欣欣向荣、村干部兢兢业业的戏尤其多,很多这种主题的戏,基本都是党员干部毁家纾难、带病坚持工作、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模式化套路。而这部戏,恰好正是这样的题材和主题:它以安吉余村的发展历史为依托,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进生态经济理念。编剧陈国峰说:在采风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现实中的余村,原本是个偏远穷困山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余村以发展石矿为主业,很快致富,但是它也同时造成了严重的恶果,环境严重污染,村民大病怪病显著增多。余村被迫要进行艰难的"化蝶蜕变",然而人们的思想认识并不统一,甚至分歧非常严重。显然,村委会及其上级领导部门,势必要面临巨大的压力。"事实上,余村能成为今天这样仙境山乡,村干部们起到了重大的根本的作用。但是要按照常规写法,那肯定是观众一想就知道的故事:村干部们如何耐心细致地去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如何解说美好的远景规划,如何以身作则奉献牺牲,诸如此类,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尾。我不想写这样的戏,浙话和导演也不想要这样的戏。"陈国峰如是说。

  对余村而言,幸运的是,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考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给余村的干部们吃了一颗定心丸。10多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余村人从"卖石头"变成了"卖风景",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的路子,秀色灵山氤氲水波,余村的生态美景闻名遐迩,可谓是"天堂山乡、仙境村落",民宿农家乐迅猛发展,村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青青余村,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典型。

  但是,戏剧性在哪里?

  观众要看的是戏剧,而戏剧是艺术作品,戏剧性亦即艺术性,是主创人员要格外偏重思考的根本问题。对这部戏而言,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无论多么真实多么艰难的历程,都必须以"戏剧"的形式来表现,否则就无法成为艺术作品。如果没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剧情设置,没有起伏跌宕悬念频生的情节,没有鲜明生动的人物,没有陡转而感人的戏剧性,那么它就不成其为戏剧艺术。

  剧作家进行了一次大胆而独特的构思,他不按常理出牌,把主角设定为余村的钉子户吴阿桂夫妻,他们拒绝拆迁,严重影响了余村的"仙境山乡"规划,给村干部们制造了种种难题。剧作家不但以钉子户夫妻为主角,居然还把他们写的非常感人!剧作家赋予了这部戏几个特殊的看点:一个是剧情的发生时间,选在了除夕,万家团圆的时刻,村长不得不趁吴阿桂从外地回家过年,闯入吴家;一个是吴家的女儿,和村长的儿子青梅竹马,貌似恋爱,村长夫妇和爷爷奶奶特别喜欢吴家的女儿,偏偏村长的儿子却在村委会即将大功告成的紧要关头,狠狠地伤了吴家女儿的心;最有意思的看点,是村长明知发小吴阿桂不能喝酒,他想灌醉吴阿桂,趁机说服他同意拆迁,却不料阿桂嫂极有酒量,反而把村长灌醉得一塌糊涂;最出乎意料的看点,则是阿桂嫂当年嫁给吴阿桂,遭到父母的激烈反对,竟至亲情因此断绝了19年,而在这个除夕之夜,镇书记却突然带着阿桂嫂的父母出现在吴家——余村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历程,人物之间相互的恩怨纠葛,三代人不同的价值理念,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纷争,都在这个除夕之夜轰然展开,渐次绽放。全剧的矛盾,集中在钉子户刁难村干部的剧情主线上,看到最后,我们才发现:钉子户夫妻的爱情是那么亮丽动人,甚而有些凄美;村干部们是那么朴实勤恳,情怀非常感人,甚而有些悲怆;余村所代表的山乡,一如整个中国的艰难蜕变与升华,正在走向一个宏大而和美的愿景。

  李伯男在看了剧本初稿后,立刻给陈国峰发了一条微信:万分喜欢阁下的剧本!李伯男对剧本如此溢美赞赏,大概非常少见。陈国峰说,他要把李伯男的这句话,刻为墓志铭。

  这,是不是"高山流水"的现代版、浙话版?

  就冲着导演和编剧如此互相吹捧,这部戏该不该一睹真容?

  多年来,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现实,早已成为湖州人民的自觉行动。话剧《青青余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两山"理念诞生地为背景,表现当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历程,艺术化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主题,是第一部反映湖州人民实践"两山"理念的现实题材作品。李伯男在导演阐述中说,《青青余村》是一部需要剧组对现实题材"正面强攻"的作品,要高举现实主义美学大旗,展示诗化的现实主义情怀。他在合成时,曾经用一段长长的文字记录排练时的心情:"这一次我把握好导演与剧作者的关系了吗?我作为导演,是演员的一面明亮的镜子吗?我对剧本中作者所赋予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是否充分理解了?我有没有很好的帮助演员对生活和人物的认识走向更深入?所有剧组同仁的美学观点和方法最终能否被我汇入到同一条审美的河流……"

  了解李伯男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他最可爱最可贵的病态:任何一次导演创作,他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都会在高度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寻找自己的"化蝶"时机与途径,直到演出成功后,他才会在痛饮中,品味内心深处对戏剧的献祭般的虔诚,以及化蝶后飞翔的愉悦。

  剧中扮演女主角阿桂嫂的主演高伟伟也是压力巨大,一直是乖乖女的她生活在城市里,这次为了演好这个八面玲珑似阿庆嫂、喝酒有如喝水的典型人物,她说她在排练时喝了不少酒,在微醺的状态中寻找人物感觉。在剧中也扮演了主要角色——余村村长余浩林的浙话副总余斌坦言这段时间大家都非常辛苦,演员们在紧张的排练间隙,还要抽出时间准备"新松计划"全省青年话剧演员大赛,还有几场不能改期的商业演出,排练到深夜基本上是常态了。好在连排时不少先睹为快的观众已经为该剧点赞不已,称赞该剧既有笑点又有泪点,可看性和艺术性都很强。演员们都铆足了劲,要在舞台上呈现最美丽的余村,最美丽的浙江!浙话董事长王文龙说:这是浙话自觉担当"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我们要以写实的态度、细腻的情感,将人物刻画得亲和生动,突出江南特色古典婉约,力求用话剧讲好余村的事、浙江的人、中国的情。

  "东家的台阶短,西家的粉墙宽,咱是几代的好街坊,一壶新茶聊得欢。莫怨天地窄,不嫌瑶池仙......"走出剧场,观众们依然在热烈地议论着话剧《青青余村》的主题歌。它不仅是安吉余村的故事,也不仅是湖州的题材,而是一个绚丽时代的缩影,一曲中国情怀的吟唱。

  据悉,目前该剧已入选了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2018年扶持项目,首演后将到湖州、安吉演出并开始全省巡演。

责任编辑: 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