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足不出岛"一次也不用跑" 大陈岛居民盛赞渔小二
办证足不出岛"一次也不用跑" 大陈岛居民盛赞渔小二
2019年04月22日 11:30:5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韩青峰 陈久忍 叶剑锋
台州椒江区大陈岛坐落在离陆地52公里的东海之上,作为海岛集镇,在过去,大陈镇居民长期存在出门办事不便或回岛办事难的问题。
台州椒江区行政服务中心 ,“渔小二”陈佳益正在代办业务
近日,大陈镇民政办干部陈佳益又来到了台州市椒江区行政服务中心。他径直走向大陈综合受理窗口,掏出一个大信封,递给中心工作人员。陈佳益的另一个身份,是“渔小二”。他要为大陈岛上李招莲、徐贤柯、项云才等几位出门不便的老人代办老年优待证。
李招莲现年80岁,住在大陈镇北岙村,“渔小二”陈佳益这次就代她到市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记者试着连线李招莲,因中风,她不能说话。李招莲儿子王学林说:“自从岛上开展‘渔小二’这项工作以来,确实方便了岛上的居民,如果是自己去办理,要花费一两天的时间,‘渔小二’让我们足不出岛,一次也不用跑,真是太感谢了。”
台州椒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大陈岛居民正在办理业务
记者在综合窗口碰到了来办事的颜春才,他对“渔小二”也是赞不绝口。他目前在椒江市区务工,颜春才说,回一趟大陈岛办事,在以前是件头疼的事情。轮渡是往返海岛和陆地主要的交通方式,来回要花上近4个小时。遇到天气不好,轮船还会停开。再加上食宿,路上开销“没有200元搞不定”,成本较大。
图为台州椒江区行政服务中心 大陈综合受理窗口
在大陈岛,像陈佳益这样的“渔小二”还有20多位。大陈岛上户籍人口3900多人,其中在岛居民不到1000人,其余生活在陆地上。岛上人口老龄化严重,从事渔业人口占比大。为破解“居民陆岛往返不便、渔民出海上岛不便、居家老人出门不便”等“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堵点,当地专门打造了以镇村干部为主体的“渔小二”队伍,为居民代办各种事务。通过“渔小二”代办,岛上居民真正实现了“零跑腿”,不出岛就能办理多项事务。成为海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浙江样本。
从垦荒初创,到百业兴旺,大陈岛发生着巨大变化
大陈镇组织委员周安说,以前的大陈岛,遥远、闭塞、满目疮痍。70年过去,岁月变迁,大陈岛早已褪去了旧貌,居民生活也更加方便。
周安介绍,如今,“渔小二”有了升级版。目前大陈镇已全面深化“渔小二”代办制。之前,原先“渔小二”只负责审批代办,“店小二”只负责招商引资,现在,该镇将“渔小二”和“店小二”两块服务品牌进行有机结合,从前期的招商引资到后期的项目落地,全程跟踪代办,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能享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红利和“妈妈式”服务的温暖。
在“渔小二”、“店小二”全程跟踪代办下,一间大陈岛的普通住房变身民宿,从选址、办手续,再到设计、装修、开业,只要短短几个月
“‘渔小二’、‘店小二’是我们办企业的贴心人。”大陈岛居民赵宗林要在岛上办民宿,正好来窗口办相关手续。他告诉记者以前如果要办民宿的话,要往返岛上,费时费力,现在窗口就能搞定。
难忘大陈岛居民的笑容
旁人很难体会,在实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之前,大陈岛的居民是如何到市区办事的。他们去的时候,得坐2个小时轮渡,中午要花钱在餐馆吃顿饭,如果事情办的快,在天黑之前能够坐船回到岛上,不然又得在小旅馆住一宿。而在“最多跑一次”后,这种情况很难再见到了,服务窗口的设立和“渔小二”代办员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难题。现场采访中,当谈到上述变化,大陈岛居民颜春才的满脸笑容和赞扬话语,是对“最多跑一次”最好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