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小区上 服务沉到家门口 幸福就在家园中

拱墅推出 “三方”协同治理升级版全域推进“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

2019年04月02日 12:23:29 来源: 拱墅区委组织部 作者: 郑志敏

  生活在城市里,当有人问你“住在哪”时,随口而出的一般都是“我住在某某小区”。 从个人情感角度来看,小区无疑是人们心中的家园港湾,而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看,社区范围的小区类型越来越复杂,不同小区群众对社区层面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越来越低,对小区范围内的服务和活动参与更多,小区已成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领域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头堡,迫切需要进一步推动各方力量和资源下沉小区一线,引领推动打通基层治理最末端。

  2017年8月以来,拱墅区持续致力于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途径,从率全省之先建立实体运行的三方办,到去年试水“小区党建”,始终把小区作为基本单元,不断进行着迭代探索和实践。今年以来,拱墅区按照“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组织、小区集合”的总思路,着眼推动三方协同治理从应付矛盾化解“堵”到规范化长效治理正向的“疏”,全面统筹推进睦邻小区党建,全域打造新时代高品质“幸福家园”。

  幸福家园环境

  从“三方角力”到“三方合力”: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心骨。

  小区业委会与物业公司时有矛盾,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这类问题屡见不鲜,成为了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一大顽疾。

  按说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同为居民服务,能否想个办法,打通三者的联系,变“三方角力”为“三方合力”呢?这个问题在杭州市拱墅区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位于拱墅区祥符街道的橡树园小区西门坡道失修近4年。不久前,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祥符街道方家埭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共同协商,合力寻找资源,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方家埭社区党总支书记朱顺祥说,能办成这件事,靠的是党建引领和“三方办”介入。

  朱顺祥口中的“三方办”,设立于2017年8月,是拱墅区率全省之先的创新举措,旨在解决小区内部矛盾纠纷归口职能管理问题。同时,区层面成立“三方办”联合党委,街道、社区建立82个“三方”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同步推进,无疑成为了最佳的内生驱动力,为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开辟了“党内”共商途径,形成了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模式,有效推进了“三方”同向发力、共同促进。

  为了将好做法推广开来,拱墅区委组织部专门编写的《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五招十六式”》一书,很快就成为了“抢手货”。

  云河大厦有近550户业主,90%的业主不居住于此,近年来业委会成员之间矛盾丛生,物业管理混乱,小区治理陷入僵局。2018年初,双荡弄社区党委从做党员业主思想工作入手,努力引导业主中的党小组长、党员和优秀志愿者依法参选,经过6个月的艰苦努力,10余次的协调会,终于在2018年6月15日开箱唱票,如期顺利选举出云河大厦新一届业委会,结束了困扰多年的难题,小区内的各类矛盾也随之一件件缓和化解。

  小区党组织商议业委会选举事宜

  类似成功案例在这本书中共有55个,涵盖了各种小区类型,涉及许多易发多发的小区矛盾实例。

  有事找“三方办”成为了一种习惯;哪里有小区有“三方”党组织,哪里的小区治理就顺当,成为许多居民群众口口相传的消息。

  从“三方党建”到“小区党建”:筑牢依法自治的主阵地。

  尽管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模式的成效不菲,但拱墅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乐,而是瞄准“三方办”被依赖程度过高、社区工作量剧增、党建引领力度有待增强等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持续深化推进。

  “小区自治是国家法定的,是个好东西。但很多业主只知可以自治,却不知如何自治,更谈不上‘善治’,很容易被另有图谋的人带偏、带乱。”拱墅区大关街道南苑社区党委书记汪如琴说,社区居委会介入有时会反招部分业主以“自治”为由加以阻扰,一来二去社区也难免有退缩情绪。好在最终他们想到了办法:组建小区业主代表党支部,形成了新的“三方”架构。

  这也就成了拱墅区睦邻小区党建的雏形。2018年8月,该区联合浙江省委党校对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提炼,在全面推动物业公司、业委会等三方党建双覆盖基础上,依托网格党建基础,以小区地理空间为基本单元,以具有小区业主身份的在册党员为主体,组建小区党组织。基本构建了“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新三方”基础架构。同时,积极探索在没有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建立“家委会”、“民生议事会”等业主代表类的“准业委会”。

  在保障政治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党建微盟”、实行在职党员“双报到”、建设“群商群治”微群体系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挖掘“小区医生”、“小区警察”、“小区教师”等资源,壮大小区党组织力量,积极开展“我家有党员”、 “党员示范户”评比、“小区党员活动日”等活动。

  为将加强党的领导引导真正落在实处,赋予小区党组织直接领导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其他第三方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职能。积极开展“小区党群沙龙”“小区党群议事会”,引导居民群众对小区党建工作、群众诉求、自治章程、小区公约等提议、决策、评价,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营造“人人参与治理、人人服务社区”的浓厚氛围。

  “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与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关系结构图

  “小区党支部的成立,纵向打破了传统的基层组织架构,横向衔接了各方资源,不仅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更加夯实了群众自治‘最先一公里’。”汪如琴第一时间点了赞,并迅速着手把一间居民文化活动室升级为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她盘算着尽早落实“十个有”标准,继续领跑睦邻小区党建工作。据悉,春节前已经有23个社区启动居民小区党建工作,到今年年底前将有1/3的小区组建起实体化运行的小区党组织。

  “睦邻小区党建是全区党建工作的一盘大棋,我们司法局领到的任务还真不轻,同时也是提升我们司法系统党建的一次契机。”拱墅区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说,2019年,该单位计划组织100名党员律师深入小区开展相关法律咨询,表现优秀党员律师,还将入驻到小区党组织,成为推进小区善治的专业顾问。

  拱墅区律师进社区开展法律服务

  据介绍,拱墅区所有部门都领到了推进“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的“责任清单”,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双报到”、“我家有党员”活动、“睦邻家园”志愿服务队建设、小区家园标识微更新等一系列具体举措也在逐项落地,届时将有更多的人、财、物资源向小区倾斜集聚,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代办等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从“兜底介入”到“三治融合”:弘扬新时代善治主旋律。

  今年跨年之际,一场由善贤人家小区党员群众自编自导的“不忘初心跟党走 迈进美好新时代”主题迎新文艺演出,为节日增添了特殊的意义。 “每年都举办‘邻居节’,我们已经举办了5届,今年把小区‘春晚’做起来了。”拱墅区上塘街道善贤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忠华充满信心地说道。在拱墅区,类似以小区为单元的群众文化活动,正逐步变得频繁而热闹起来。而这些仅仅是拱墅区推进居民小区党建工作的一个侧影。

  小区“邻居节”

  作为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的升级版,睦邻小区党建凸显了“小区即家园”这个城市生活新理念,让自治、法治、德治在幸福家园全面融合,契合了居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增强了居民群众依法自治的意识和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在撤村建居社区尤其受到欢迎。“别人搬进的是新房,我们搬进的是新家。”善贤人家小区居民自豪地说。

  据介绍,拱墅区从2018年3月开始,就在酝酿一系列党建引领群众自组织建设的做法。“现在很多小区都有自发的广场舞队、锣鼓队、书法队,其中不少党员都是领头的人,这些队伍用好了,小区的文化生活就丰富起来了。”拱墅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说。在这名工作人员看来,党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区的有效传播,足以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开辟出一方“德治”的土壤,并进一步耕植出“三治融合”的大树。

  坚持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贯穿到小区家园建设的始终,深度开展“校外家里”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善治”理念深入民心,拱墅区正在一步步向“三治融合”靠近,城市小区“三治融合”已然现出了雏形。

  小区广播站、青少年成长大舞台、少年文艺社……有了小区党组织,培育新一代人的“城市新乡愁”就有可主力军;探索开展“青年回家”行动,倡导青年群体健康生活、提升修养……有了小区党组织,鼓励“8小时外”回归小区的号召就有人带头执行人。“小区党组织将引导小区‘家人’们,把更多时间留给家庭、留给家园,当好家庭主心骨、做好小区主人翁,成为家园文化的缔造者和小区善治的参与者。”胡忠华充满期待地说。

  小区青少年课堂

责任编辑: 邹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