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新词的深意

“政简易从”“包干制”“好差评”……
2019年03月09日 16:07:06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代江兵 罗泽旭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细读报告,其中“政简易从”“包干制”“好差评”等新词频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新词,背后有何深意?

  政简易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简政放权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系列举措稳步推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提出了“政简易从。规则越简约透明,监管越有力有效。”

  近年来,各地在“放管服”改革中积极探索。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到北京的“一网通办”,从天津等地的“一枚印章管审批”到贵州的“人在干云在算”,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不断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在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大陆的排名相比去年跃升32位,在19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46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转变职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层面重在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地方政府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处罚事项,坚决治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对监管者也要强监管、立规矩,决不允许搞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等。

  科研经费“包干制”:是尊重,也是激励

  “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科研经费“包干制”。

  如何让科研经费既管理得当,又能给它的使用“松绑”,一直是教育界、科技界代表委员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过去管得太死了,买个醋买个酱油都要重重审核,变更预算还要打报告,很多科研人员的精力都扑在做报表做账上了,哪还有精力去搞科研。”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这样说。

  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对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放权”“放钱”和“简”管理。如今,“包干制”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们对科研经费的彻底“松绑”充满期待。

  “好差评”: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群众满意了,可以给“好评”;服务没干好,可以打“差评”……这种流行于互联网服务的评价方式,如今就要在政务服务中变成现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完善全国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该《方案》将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的设想成为现实。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目前,浙江和江苏政务服务网已开通评价功能。

责任编辑: 贾歆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