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5次 盘点代表委员关注的“金融”热词

2019年03月08日 12:01:46 来源: 浙江在线网站 作者:

    “金融”一直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十分关心的领域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一词被提及25次,包括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报告中哪些与金融领域相关的热词是代表委员们最为关注的呢?

热词一:科创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支持发展创业投资。

  这是科创板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谈论的重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信息中心主任张野表示,设立科创板是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证监会上下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科创板更加强调信息披露和公司真实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认为,科创板非常重要,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制度改革,也是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他希望注册制试点后,能纳入证券法的修订中,在整个资本市场推广开。

  当谈及科创板试点对市场影响时,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科创板的设立总体而言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是正面的,新业态、新模式除了吸引大量优质资源在国内上市,还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上市结构。与此同时,新的资产上市的同时也会吸引来新的投资者,提高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

热词二:企业融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脱实向虚。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清理规范银行及中介服务收费。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之下,企业融资难其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看来,大多数信贷需求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没有被满足。对此,周桐宇建议,一是对小微企业实行数字化改造,推动多方数据共享;二是推进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联合贷款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三是发挥民营银行和小贷公司作用,给予合理杠杆率。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最基本的问题是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系统,在理念、金融工具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不适应。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深化改革。对现有金融企业改革,更重要是宽准入,发展一批给民营中小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监管政策差别化“精准点穴”。比如结合实际情况,逐步下放审批权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赋予基层金融机构更多自主权和灵活性。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或者地区,推广民营小微企业特色支行,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认为,解决贷款难和贷款贵问题不能兼顾,建议按照风险溢价确定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超出基本利率的部分实行财政贴息,国有银行利润的一定比例上缴财政,财政再将部分用于贴息。

热词三:防范金融风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输入性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采访中表示,“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必须高度重视,把工作做好,一刻也不能疏忽。”

  对于影子银行、非标、表外等业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应当正确评价,而不是简单地“一棍子打死”。尽管影子银行在夹缝中生存,但它毕竟是一种市场的方式,为很多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种途径。在严厉整顿时,社会融资规模下降,可见这实际上是一个融资通道,不能轻易斩断,否则会对整个经济尤其是对依赖影子银行的企业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会对宏观经济带来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建议,金融监管应具有“适当性”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金融监管也应具有强“适应性”,金融监管应该与市场、与技术发展保持同步而非落后(滞后),主动采用广泛的方法、利用新技术,保持监管的“适应性”,真正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对于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工商联第十二届执委张天任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其新业态特点,监管滞后于市场创新,部分从业者法律意识、合规意识淡薄等,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不少乱象。

  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依然任重道远,从“集中整治”到“常规监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张天任建议:一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二要加强联合执法力度;三要压实属地监管职责;四要建设信息预警平台。

热词四:普惠金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事实上,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要“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认为,金融机构从事普惠金融业务需要在解决风险规避的同时做好产品创新。一方面要通过大数据来判断、分析企业风险,同时降低信贷成本。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产品创新,结合小企业金额小、速度快的要求开发适应其需求的产品,特别是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产品。

  在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普惠金融要真正落地,唯一路径是数字普惠金融,也就是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风险评估方式和产品服务流程,解决“风险识别难”、“作业成本高”两大突出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安全的金融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武义县青坑村村主任俞学文则建议利用数字普惠技术扶助小微企业融资发展。他提议利用金融科技发展的优势,鼓励并支持有能力的金融科技公司积极投入到服务小微企业中来。同时他还建议发挥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力,传统金融机构拥有资金优势和人员、风控等优势,金融科技公司拥有技术优势和多维场景应用优势,这两类机构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尽最大可能服务更多小微企业。

热词五:绿色金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记者会上表示,金融部门可以发挥其市场机制的优势,在广泛筹集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为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下一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有三项核心工作:第一项,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第二项,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第三项,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化进程。

  浙江是全国较早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省份,也是第一个向国务院申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省份。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在浙江等5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指出,绿色信贷目前在全国5个省市的部分地区进行试点,MPA考核中有涉及到宏观信贷政策方面的考量,绿色金融的开展情况也会作为考核中的一项考虑因素。目前,绿色金融在浙江试点的效果不错,对优化信贷结构,以及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都有显著作用。

热词六:民营银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

  自2014年首批5家民营银行获批成立以来,目前我国已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营。

  作为上海华瑞银行的主发起人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认为,民营银行具有机制活、效率高、专业性强等优点,对弥补金融服务缺位、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推动银行业改革转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服务实体经济和广大小微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他建议,一是边试边改,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资格;二是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银行改革创新的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快自贸区民营银行先行先试的步伐。

  温州民商银行主发起人之一的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带去了关于民营银行的建议。他建议,支持民营银行在遵守《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定位和服务能力开展有效的理财金融服务。民营银行可针对小微企业资金规律推出特色理财产品。既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提高企业资金收益从而提升企业利润,也更有助于通过资金归集和理财联动方式,合理降低客户贷款利率。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则建议优化民营银行发展环境,放宽民营银行准入条件。民营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由于民营企业投资银行存在三大问题,民营银行发展受到限制。他建议,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取消不必要的限制;二是突破民营银行在经营中的限制;三是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责任编辑: 邹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