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特别!浙江多地机构改革中 为啥会设立这些局?

2019年01月04日 11:11:31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黄宏

  今天杭州市机构改革方案公布

  已阅君今天要聊一件事:浙江设区市机构改革。

  最近这段时间,浙江有不少设区市公布了机构改革方案。比如说今天杭州就称,机构改革后,共设置市级党政机构54个,党委机构15个,政府办公厅和工作部门39个。此前,温州、嘉兴、绍兴、台州、湖州等设区市也陆续公布了相关方案。

  认真看这些设区市的机构改革方案,就会发现公布的机构名称中,不少相当有特色,甚至较为“别致”。浙江设区市的机构改革中,为什么会有这些“特色部门”,又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已阅君今天要聊聊这事。

  名称“别致”,背后是地方发展战略

  这次温州市机构改革,有这么一个机构名,是浙江其它地方所没有的: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局。具体这么操作: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加挂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局牌子。

  那么,温州市为什么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呢?

  总所周知,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

  再结合这个新闻:今年8月,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批准同意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并成为“两个健康”的全国首片改革“试验田”。

  如果再了解“两个健康”指的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就不难看出这背后暗含的信号:温州将以此为抓手,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类似的还有湖州市。

  湖州这次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设在市生态环境局,主要承担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规划、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等职责。

  这背后的背景是: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组建这个机构,传递出这么一个信号:全力推动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继续领先领跑、走在前列。

  这几个机构名,传递了个大信号

  嘉兴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中,有个机构名称“别致”:嘉兴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

  和省内不少设区市相比,嘉兴市设立的这个办公室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这里面有个大背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嘉兴是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已经确定,要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作为嘉兴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作为全局工作的总纲和统领,引领其他各项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嘉兴市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其意义自不待言。

  设立类似机构的,还有湖州市。

  这次机构改革,湖州市组建市政府区域合作交流办公室,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市接轨上海工作办公室牌子。

  湖州称,设立这个办公室的目的是“统筹推进全市对外合作交流,扎实做好接轨沪杭、联通苏皖工作,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

  类似的现象,也今天杭州市公布的机构改革方案中,也得到体现。杭州市的方案中,有这么一个机构: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从这些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设立的部门,再和最近长三角三省一市最近这方面动作频频,不难看出在此背后涌动的热潮。

  “比较同类项”,背后能读出些什么?

  要说起浙江的“特色部门”,估计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前段时间,有位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相关照片,引发了大量的转发、现身说法、点赞。

  另外还有一个新锐的“特色部门”: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这次设区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和大数据发展管理相关的机构,自然也相当吸引人们的目光。虽然名称大体类似,但从职能上,还是能看出些区别。

  温州市这次机构改革中,这个机构的名称相当中规中矩,名字就叫温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但从职能上,还是能看出些端倪:负责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资源管理等工作。

  组建这个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呢?温州市称“通过组建这一机构,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管理公共数据资源和电子政务,推进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进一步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很多浙江城市在重点推进

  其它不少地方,像绍兴市等,组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也主要以“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目标。

  湖州市相关机构的名称,也叫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它的职能中,除了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外,还有这么一项任务:“努力把湖州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示范的现代化智慧城市。”

  杭州类似机构的名称,就和温州不一样,叫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这不算奇怪,因为这个局在2017年成立时,当时就叫这个名字。

  但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的职能,除了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之外,还有另一项职能:助推发展数据经济的相关产业,这就有点不一样了。

  嘉兴市这方面的机构改革方案,相当有意思。

  一方面,嘉兴市成立市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再挂“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牌子。

  这不难理解,因为浙江省机构改革方案出来时,当时就有评论称,新设的部门中,有两个都和大数据密切相关,一个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一个就是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在推动数据经济发展方面,则设立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局,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挂牌。

  通过认真细致地“比较同类项”,相信不难看出背后机构设置的目的,甚至产业导向等相关信息。

  每一个“特色机构”的设立,并不是凭空设立,背后都有相关深思熟虑,都反映出某种导向,读懂这背后的故事,就能对一个地方的现状、未来如何发展,产生更深刻的了解。

责任编辑: 徐曼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