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地图一份情 青田吴坑乡“民情地图”让干群关系升温
一份地图一份情 青田吴坑乡“民情地图”让干群关系升温
2018年12月27日 12:37:46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记者 雷晓云 通讯员 章一聪
干部们带着“民情地图”到整治现场开展工作
“吴坑现在是真漂亮,就像个旅游景点。”“可不是,谁能想到以前的废墟、牛栏这些会变成景观节点。”“听说村里那座老房子上的几百串珠帘都是乡里干部们亲手穿的呢。”……12月24日,在青田县吴坑乡吴坑村的乡贤广场上,村民们聚在一起诉说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给村里带来的变化。
清澈见底的河水、随处可见的景观节点、乡愁气息弥漫的村庄,如今的吴坑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脏乱差的村庄了。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吴坑乡制定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民情地图”。
“亮化”工作的“民情地图”
吴坑乡是青田县第二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镇,该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对乡政府所在村——吴坑村进行大整治。
然而,由于吴坑村外出人员较多,村内脏乱差现象也较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为此,该乡专门开会研究讨论这一问题,并制定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民情地图”负责制。整治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在整治项目地图上,清晰标注自己所负责区块的项目内容、涉及农户情况、路线等,使得整治工作基本情况一目了然。
在吴坑乡乡长尹昊的“民情地图”上,记者看到,一张完整的吴坑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区块分布图上,不仅标注了不同颜色的绿化线路,还有每个区域涉及的整治项目内容、涉及拆除整治房屋的户主姓名等信息。
民情地图绘在纸上,更要放在心上。在吴坑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成员的眼里,每一条线都是农村环境提升的一条“生命线”。每一个成员都将每一条线路视为自己与老百姓建立浓厚感情的“连心线”。
标注了绿化线路的“民情地图”
“在整治工作中,‘民情地图’并非只是人手一张,有些负责项目较多的干部手上甚至有三、四张自制地图。”吴坑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成员陈微静告诉记者,正是每个干部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整治“民情地图”,大家会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充分征集百姓的意见、建议,因此,在整治工作中,老百姓也从起初的不情愿拆除、整治到后期的积极主动参与,不少老百姓还带头进行整治工作。
“‘民情地图’负责制不仅为我们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速,让干部在做工作的过程中一目了然,更是让干部在绘制地图的时候和老百姓建立更深的感情,让干群关系升温。”吴坑乡有关负责人说。
- 2018-12-26 美丽的村庄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