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风采录之嵊泗篇】扎根海岛,不负韶华

2018年10月22日 13:57:51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是干部队伍的活力源泉

  在机关单位,在基层一线

  各路精兵大展拳脚

  其中有这样一批人引人注目

  欲做接班人 先做挑担人

  他们扛起了

  “年轻担当”“颜值担当”“能力担当”!

  不以资历论英雄

  对于这些90后,真想给他们疯狂点赞!

  今天,隆重推出

  来自舟山市嵊泗县的3位年轻小伙伴!

  邱豪健

  年龄:26岁

  2016年6月毕业,2016年8月进入嵊泗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目前为办事员。

  爱好:篮球、做菜、旅游

  星座:摩羯座

  1

  我愿做那坚实的路基

  我叫邱豪健,是一个身高187cm的大个子,一个爱工作、爱生活、爱运动的90后青年,我是篮球场上的中锋,是厨房里的居家大厨,也是工地上一丝不苟的质监执法者。

  从天真烂漫的大学踏入质监站的第一天起,检查工地、制发检查意见书、监督整改、对违法的参建单位实施处罚便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核心。当篮球鞋换成了劳保鞋,鸭舌帽换成了安全帽,休闲装换成了执法服,手中的教材换成了一本本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时,我明白乘风破浪穿梭在各个小岛和工地上将成为我的生活常态,烈日的暴晒和蚊虫的叮咬都将成为对我的考验。

  我的导师是一位在交通建设领域奋斗了四十多年的工作者,科室的同事们都亲切称呼他为“老法师”,他曾告诫我:“国家质监是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无论如何也不能松懈。”老人家退休后我继承了他的初心,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无论如何都要为祖国和人民守好工程质量的底线。

  工地上的人都叫我“邱工”,虽然在家人眼中我是一个温柔体贴,热衷于研究菜谱的“胖胖”,在同事眼中我是那个幽默随和,还会和大家分享点心的“小邱”,但在参建单位眼中我是一个严肃认真、不通人情、不讲面子的执法者。

  我的眼睛并不大,但无论是在工程的实体质量、施工安全、合同造价还是监理工作中,这双小眼睛总能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隐患。偶尔有施工单位的人走到我身边小声说:“邱工,检查意见书上少写一点吧,别太较真。”这时,我会放下手中的回弹仪,一本正经地对他说:“你这预制面板的强度不足啊,怎么回事?”一次次检查让各个工地的施工和管理更加规范和到位,一次次行政处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质量安全红线是不可触摸的。也许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但我从来没有在乎别人的看法,我的职责告诉我:监督好每一个工程是我作为质监人员的本分,决不允许任何人拿着国家的钱去做豆腐渣工程!

  工作之余我也会做几个可口的小菜给家人吃,做做家务、陪陪家人,弥补经常离岛出差对他们的亏欠。没办法,谁让我是一名质监工作者呢?既然选择了奉献自己的青春去报效国家,就难免会顾不着家人。

  我愿做那坚实的路基,守护交通工程经受住风雨的考验,尽管我的力量很微小,但我终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一名敢于担当、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鲍海燕

  年龄:28岁

  2014年6月毕业,2015年8月进入枸杞乡,目前为枸杞乡人民政府干部。

  爱好:阅读、看电影

  星座:处女座

  2

  谱写乡镇“红与黑”的青春诗篇

  从2015年回到小岛已经三年了,旅游办、党政办、团委、纪委……一个个岗位的变化,不变的却是“乡镇干部”这个身份。

  对于乡镇干部,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苦”,从进入这个队伍开始,周围人就说:“为什么选择乡镇呢?姑娘家去乡镇很辛苦的。”在乡镇的三年,让自己对这句话有了别样的感悟。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一直想用“红与黑”两种颜色来描述自己(以及我们)。

  我们奔赴枸杞的各个角落,踏踏实实地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在与老百姓的接触中,不断接受磨砺与锻炼。我们一个个皮肤黝黑,这是海风与阳光的洗礼,也是我们工作的勋章,我们自豪地说——我们为自己“带盐”。虽然工作的过程辛苦,但是我们内心赤忱、充满激情,散发着红色的光辉。

  这红色的光辉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赤诚。记得年初启动“双禁”工作的时候,我们下网格,每家每户去宣传,碰到一些群众对于“双禁”工作不是很理解,我们就耐心地和他们解释,特别是遇到一些脾气比较大的群众,就不断地进入群众家中宣传,直至他们对这项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立春当天,为了防止出现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我们凌晨就蹲守在村里,黑暗中海风猎猎,吹得整个人像个冰棍,犬吠声声又着实有些可怕。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以及到目前为止,我们乡里没有出现一起燃放烟花爆竹的事件。

  这红色的光辉是一种忠于百姓的深情。今年上半年,我们与黄龙乡开展了悬水小岛联谊座谈会,当时有一位同志这样说道——在乡镇工作的几年里,感受最深的就是那种“小乐与大乐”的满足感,他说我们青年干部自身获得成长、收获友谊是一种小乐,而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一种大乐。

  是啊,就像从去年10月份全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我们青年干部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下村变成常态。大家与老百姓一起努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共同对房前屋后、道路边坎、卫生死角等区域进行清理。

  记得端午节前夕,一户老百姓房屋后积攒着不少陈年垃圾,随着天气变热不时散发出异味。泥巴中带着污水,草丛中蚊虫肆虐,但大家却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女同志们清理垃圾,男同志们挑运垃圾,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迷彩服也被汗水浸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屋后恢复了洁净的面貌。“小年轻们辛苦了”,这不仅是老百姓对我们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

  青春漫漫,我愿与大家一同继续谱写乡镇“红与黑”的诗篇,或许这诗篇很微小,但是却足够温暖。

  张飘飘

  年龄:28岁

  2015年6月毕业,2015年8月进入嵊泗县纪委,目前为宣教室干部。

  爱好:阅读、摄影、听音乐

  星座:天秤座

  3

  惟愿不负自己不负韶华

  我是一名90后,来自舟山北部的一个海岛县,从小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着海鲜长大的我在“魔都”完成学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的怀抱。在我之前的认识中,纪委是威严肃穆、神秘莫测的一个单位。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纪检监察队伍中的一员。

  纪委的工作节奏很快,这几年,随着派驻机构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干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提起他们,大家的印象可能是铁面无私、严肃刻板。我想谈谈我身边的他们——他们很“傻”,经常“抛家不顾”,一参与办案、巡察就是连续作战,数周甚至数月都顾不上家庭。他们还很“犟”,为了查阅资料、收集证据,经常加班加点、不分昼夜。他们很“多事”,每逢节假日忙着监督检查有没有违规违纪问题。他们还很“不合群”,是酒局牌局的“绝缘体”。可正是因为这样的他们,干部们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广大群众看到了海晏河清的美好未来。在这样的队伍里,我懂得了什么是担当奉献,同时也深感骄傲。

  我从事的是宣教工作,这个岗位必须具备的技能就是写。所谓“隔行如隔山”,纪检监察工作专业性极强,虽然学了几年新闻,但刚开始写外宣稿件时,感觉自己完全是个“小白”。“三转”“四风”“三重一大”等专业名词一概不知,开会时大家讨论的话题总是听得云里雾里。“没有基础就从头学起,谁也不是上来就会的。”同事的一句话点醒了迷茫中的我。宣教工作量大面广,想要做好这份工作,便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我开始每天浏览上级纪委网站,学习优秀稿件的写作手法,学着挖掘每项工作的宣传点,逐渐也有稿件见诸各类媒体。

  写作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能长期坚持更是不易。看到其他小伙伴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总免不了心生羡慕。走近他们才知道,没有轻而易举获得的才能。“每天晚上我都会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床边,有时候睡不着就起来写,脑子里一有点子闪过就赶紧开机记下来。”一位老领导曾经这样告诉我,一次跟着主任出差,某天清晨发现她已经起来端坐在桌前写信息稿,而她却说这是常态。是啊,灵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点滴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迸发出思维火花。我突然明白,写作最大的诀窍,就是逼着自己,并且坚持下去。

  另外,我觉得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挺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强大的内心。我们这一代,成长在祖国飞速发展、物质丰厚的时代,从小被保护得比较好,一下子从校园被推入社会,遇到点事儿很容易“玻璃心”。几年工作下来,总有受挫失落的时候。但回过头看,发现当时的事对现在的自己来说,真的不算什么。抗挫能力是可以锻炼的,人总会在接受捶打中变得愈发刚强。

  紧张的工作之余培养点兴趣爱好,既能调剂自己也能给生活添彩。阅读和摄影是我业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读书对我来说,除了有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的作用外,更像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每当遇到困惑或心情不好时,去看书总是不会错的。通过书本感受千姿百态的人生,有一种自己也变得丰厚的充实感。用光影留住身边美好的事物,世间有摄影这种“魔法”,实在是一种幸运。作为记录者,每次拿起相机,按下快门,定格住珍贵的一瞬,心中总有种无法言说的幸福感,或许是为在奔腾而逝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了印迹而感到喜悦。

  最后,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生活赐予你什么,你便享受什么。虽然这句话很“佛系”,但说出了珍惜当下的真谛。工作时认真享受工作,放松时尽情放飞自我,希望大家都能不负韶华不拧巴地活。

责任编辑: 邹姗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