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乡村振兴“新考卷” 宁海梅林是这么干的

2018年09月08日 15:33:17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蒋攀

  宁海县梅林街道工业年产值150亿元,居全县第一,但另一方面,线乱拉、车乱停,包含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诸多痛点……两年前,刚走马上任的梅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伟荣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工业化步伐远快于农村发展的梅林。

  “乡村落后,功能不全,这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偏离很大,急需激发乡村的正能量。”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农村发展的美好未来,在陈伟荣看来,乡村也是梅林现代化建设的新战场。

  思路既定,缺弱补啥。可这个简单的“啥”字,却不是靠拍脑袋想出来的。

  刚到梅林的陈伟荣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密集调研,他还把空余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别人午睡休息时,他沿着杨梅林水库一带的村落一路爬到温泉,一个中午走了几个村庄。他调侃自己本来挺白的,现在晒得黝黑了。周末,他趁送孩子上兴趣班的间隙,悄悄溜到各个村摸情况,仅是河洪村他就去了一两百次。他总说,脚趾头“想”出来的才是好思路。

  (图为陈伟荣介绍雁苍山开发情况)

  陈伟荣用脚步丈量民情。雁苍山一二十年前就是宁波新十大景区,其它景区都在蓬勃发展,而它却仍养在深闺。陈伟荣急在心头,一次次召开协调会,加紧出规划,督促落实。如今,这个景区正在梳妆打扮,即将各阁,高端景澜雁苍山舍今年年底开业,两条步道全线贯通,方孝儒读书处等一些景点实质性启动。

  像这样,梅林的一幅幅崭新蓝图开启:顺着杨梅林水库到温泉一线,打造全国一流的自行车慢行系统,严格人车分离,让“十里梅林”、“长寿文化”、“养生温泉”一览无余,目前该步道已经纳入县域规划;凤潭村右邻梅林,左靠温泉,规划打造民宿特色村,目前已经有五个民宿落地,其中一个今年十月份就能开张营业;刘三村投资2000万元打造全宁波最具特色的兰花园,不久后,你就可以来这里赏花游村……

  (陈伟荣与凤潭村干部谋划村庄发展)

  美丽乡村,美在内涵。在乡村发展中,陈伟荣格外注重民生问题,顺民意、暖人心,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实惠。

  岙胡村居住着一千多人口,随着腰包鼓了起来,村民对健康需求越来越强烈,可村子山多地少,拿出来建健身设施,困难大,且维护成本非常高。

  岙胡村的尴尬,是梅林街道农村普遍的现状。陈伟荣几番调研后,琢磨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利用梅林山地多的优势,在村里兴建门前屋后的步道,满足老百姓健身的同时,还植入旅游产业,振兴乡村。就这样,投资30万元的岙胡村步道修建了起来,总长近两公里,村民饭后闲暇散步爬山,好不惬意。据统计,在梅林,这样的大大小小新修步道就有十一条。

  乡村振兴的考题,既需要干部一线答题,更考验干部的创新力、执行力。

  河洪村曾是梅林街道的“落后份子”,小村脏乱差十余年不变样,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这样一个底子薄的村庄如何能在短时间内“逆袭”?陈伟荣认为:“修修路、通通自来水、治理环境只是治标,变样的根本在于找到乡村与产业的联接点。”密集的走访后,陈伟荣摸准了河洪村的特色——“长寿文化”:河洪村虽小,可目前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位,80岁以上的老人有50多位,宁波市曾经的第一寿星朱土花生前就生活在这里。

  两年前,河洪村做起了“长寿村”的新文章,短短两个月时间,添寿步道、百岁馆、同乐园等十个项目同时开工,第一届长寿节顺利亮相,吸引了上万人踏进这个小山村。在陈伟荣的牵线下,这里引进全国第一个洋村官,为村庄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洋村官带你游转长寿村成了每届长寿文化节里的名片,让这个昔日名不经传的小山村一夜走红,飞向了国际视野。

  (图为宁海梅林首届长寿文化节洋村长带你游转长寿村)

  初战告捷,陈伟荣又琢磨起将“长寿村”的招牌做大,政府统一租下村里的老旧房子,有意识的通过商业嵌入,盘活农村的沉睡资源,打造宁波一流的康养村。预计到今年年底,村里将布点国医馆、长寿餐馆、长寿面馆等十多个商业业态,民宿床位达到六七十个。

  村民何旭泓吃上了康养产业的“头口水”,她和村里的老人一起开发了长寿系列产品。“根据村里长寿老人的菜谱,我们开发了6种产品,全部都是原生态制作无添加。”何旭泓说,村里举办长寿节时,每天有近6000元的销售额,不少村民向她供货。

  (陈伟荣指导村河洪村民宿建设)

  小山村的发展,就这样点点滴滴地嵌入老百姓的生活,陈伟荣的决心更坚定了。“我希望未来的梅林‘乡村美’、‘生活优’,城乡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陈伟荣说道。望眼梅林,振兴街完成立面路面改造,外围道路链接成环,梅林村安置房、商务中心拔地而起,核心区域立起了25幢高楼,梅林的城乡梦想正一步步由“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责任编辑: 邹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