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廉洁特派员”

2018年09月04日 16:08:08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蔡琳 钟黎明

  “凤凰工业区12号厂房2018年应收租金13600元,实收13600元”“2季度共发放戴克胜等7名村干部报酬共计117131元”“2季度收入合计1645474.82元,支出合计2085303.7元”……

  7月底,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的熊丰雷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审核了白象村今年2季度的村财务明细。几天后,8份由熊丰雷一一审核过的表格被张贴在了村里的显著位置,这几张表格包含了村干部报酬、重大工程项目进度、村级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村级“三资”情况,为了方便好记,大家叫它“1+3+4”村级财务公开。

  作为街道派驻到村的“廉洁特派员”,指导并帮助村监委会把关审核村级财务只是熊丰雷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建立“廉洁特派员”制度,试行村级联合监督机制,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是瓯海区“清廉村居”建设的几项大胆探索。2017年初,瓯海区纪委监委在南白象街道率先试点开展“清廉村居”建设。一年多的时间里,“清廉村居”建设从试点走向全区推行,催生了农村基层党风、政风、民风的转变。

  探寻这些变化如何发生,还得从南白象街道这个试点说起。

  一个街道7个村,6个村出问题

  “霞坊村党支部委员违规为4名亲属‘参保’”“南湖村原村委会主任叶泽贪污、受贿”“霞坊村原书记叶立新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敲诈勒索”……

  南白象街道下辖7个行政村,有6个村的十几名村干部接连出现违纪违法问题,除此之外,历史涉纪信访积案堆积如山,历史村集体资产欠收数以百万计……回忆起当时的局面,南白象街道的纪工委书记李云岳唏嘘不已,“各村都存在不少涉及面广、时间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来破题,以何为抓手,我们当时一筹莫展”。

  决策乱定、工程乱包、财务乱支……难题并非仅存在于南白象街道。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时间,瓯海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53人,占全区251个行政村主职干部总数十分之一。

  农村基层的腐败与作风问题也成为瓯海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戴晓勇的一块心病。“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强不强、工作作风过不过硬,基层规矩纪律是否严明到位,事关全面从严治党能否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净化农村政治生态势在必行。”这位曾在乡镇历练过多年的纪委书记暗下决心。

  2017年年初,瓯海区纪委监委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引领,在南白象街道率先试点“清廉村居”建设。

  试点开始后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在南白象街道建立村级联合监督办公机制并派驻廉洁特派员。

  白象村联合监督办公室由熊丰雷担任主任,村监委主任兼任副主任,村监委其他成员兼任成员。“村级重大事项没有严格按规矩来决策,问题久久得不到解决,村务监督委员会因为‘自己人拉不下面子’。我是街道派的,没有人情顾忌,必须帮村里把规矩一项一项严起来。”熊丰雷说。

  南白象加油站因租用村里的土地面积、定价均存在争议,13年来争议未解,累计拖欠村集体租金34万元。在白象村,类似这样的出租后租金收不回,价格多年不调整甚至没有合同约束的村集体资产共有34宗。

  为此,联合监督办公室综合加油站法人和村民意见形成了5种解决方案,督促村委会立即启动工作程序,由55名村民代表投票,投票结果当场公布。不到一个月,加油站就把欠款打到了村账上。

  在其他清欠工作中,联合监督办公室成员和村两委其他干部一起行动,逐户签订“租金收缴确认书”,确定缴纳限期和金额。很快,白象村另外5宗拖欠村集体租金案件也都顺利调解,签订了还款协议,涉及356套安置房的遗留拆迁难题顺利化解。

  追回租金只是第一步,熊丰雷更关心的,是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租赁的进展情况。“租金欠收‘老大难’,根子在于资产的违规操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根据村民代表大会定下来的租赁方案办事。”熊丰雷不忘反复叮嘱。

  “四清四纠”让乡风清明起来

  经过了半年多的试点,“清廉村居”建设在南白象街道摸索出了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制度体系。2017年10月9日,瓯海区全面推广了联合监督办公机制为核心,以“四清四纠四并举”为抓手的一整套“清廉村居”建设举措。

  此外,瓯海区还出台了村档街管、“三务”公开、“三资”管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建立村干部个人廉洁档案、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等6项制度,编发《瓯海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典型案例汇编》1200册、《小漫画大廉政》8000册,建立村干部廉政档案1000多份。

  “清廉村居”建设的全面推行,如一股“清风”沁入乡村。

  “696.69万元,成交!”随着拍卖师“一槌定音”,郭溪街道塘下村10套三产安置房租赁权成功拍出。像这样打包拍卖村集体资产租赁权,在郭溪街道已经成为常态。该街道将村集体资产出租纳入村级“小微权力清单”,通过“五议两公开”程序将村集体资产租赁权公开拍卖,有效铲除了“微腐败”滋生的土壤。

  瞿溪街道的廉洁特派员通过开展调查、约访信访人,引入“第三方”听证评议等方式,顺利化解了长达25年的信访积案。

  ……

  2018年1月至7月,瓯海区涉及农村信访总量78件,同比下降53.57%;初信初访量40件,同比下降47.37%;重复信访量38件,同比下降58.7%。截至2018年8月6日,瓯海区已通过“四清四纠四并举”化解涉纪信访问题42个,化解历史遗留问题273起;梳理村集体租赁资产1561宗,收回拖欠村集体租金5494万余元;规范村级资产出租的价格评估、交易管理、合同履行结果公示等环节,纠正64起;监督审核通过村级重大事项决策333件,叫停不合格事项40件,完成整改32件;清理归并村老人协会资产资金1.2亿元。

  起于“大党建”理念,落于标本兼治

  6月1日,瓯海区2018年度第3期“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报告会召开,来自各镇街的13位女代表逐一登台,她们中有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村干部家属。报告会上,她们以“说说我村(居)的那些清廉事”为主题,从“她视角”来讲述发生在“她身边”的清廉故事。

  女村党支部书记在大是大非面前顶住压力,带头清退加班补贴、从各方“势力”争夺工程这个香馍馍,到完全公开招投标向社会发包工程……大家一一上台,将“清廉村居”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新故事、新变化、新风气娓娓道来,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乡村的风气之变,百姓口中也听得到。“如今不管村干部还是村民,都知道不讲规矩、不守纪律的,迟早要‘算账’。只有村风正了,才有人心齐、事能成。”新桥街道三浃村村民郑炳芳说。南白象街道南白象村老党员戴汉德说:“风清气正也是一种凝聚力。希望‘清廉村居’让村里处处山清水秀。”

  在戴晓勇看来,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赢得群众的肯定和支持,是“清廉村居”建设的关键,实践证明,建设“清廉村居”是起始于“大党建”理念,落脚于标本兼治的系统工程,它融政治效益、法纪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自试点伊始,即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实践,农村党员干部普遍增强了“四个意识”、强化了责任担当,并改进了基层作风、完善了规则制度、促进了中心工作。

  目前,瓯海区探索“清廉村居”建设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今年4月27日,梧田街道召开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拉开了瓯海区首个村级政治巡察序幕。梧田街道纪工委书记谷素贞表示,梧田街道本次巡察工作是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是为了切实维护党的纪律,落实街道党工委的各项工作。

  对于下一步的探索,戴晓勇表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向乡镇(街道)、农村基层延伸,联合监督的体制机制在坚持中不断予以深化、完善,届时,通过村级联合监督办公室职能的发挥,可以更直接地实现党纪监督、监察监督、民主监督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 邹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