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2018年07月29日 10:56:52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29日 08 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今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如何认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勇担千秋生态大业,以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发展智慧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编  者

  绿色发展改变中国

  潘家华

  绿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亮标志。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发展智慧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不竭动力,也为开创全球绿色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牵引力。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人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发展。然而,自从进入工业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人类也遭到自然界报复。例如,西方发达国家曾一度出现“寂静的春天”,我国一些地方也曾面临生态严重退化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生态环境污染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负效应。面对一些地方雾霾锁城、污水横流、生态恶化的严峻局面,中央迅速出台“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我国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锁定为天蓝水清地净。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京津冀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完成预定目标。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明显下降,较好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的任务。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年均达标超过90%,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在春夏季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粗放式拼消耗的发展模式总体上已成为历史,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均提前完成预定目标,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近10年几乎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目前已降至60%;清洁能源占比超过20%,火电单位煤耗水平领先世界。

  经过努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巨大转变,人与自然的图景有了重大改观。千百年来,黄河泥沙俱下、河道无常。如今,黄河年输沙量从历史上的16亿吨锐减到不足3亿吨。地处塞北高原的塞罕坝,曾因不当开发而退化为高原荒丘,“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鄱阳湖、滇池成为候鸟天堂。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等地作为国家公园,受到特别保护。今日中国正在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打造生态经济体系,加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自然生态的绿色美丽、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生产生活的资源节约,必然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变革。我国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生态保护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绿色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在空间格局方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景象不复存在,有水快流、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得到根本改变。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高耗水的工业停产、种植业停种。坡耕地恢复为森林草地,河湖湿地得以修复,自然保护区从无到有、星罗棋布。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50个。其中,陆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88%。工业是发展之基,也是污染之源。以产业园区为单元的空间构建,使得资源得到集约利用、污染得到集中治理。

  在产业结构方面,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在2015年突破50%。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在优化。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水平与层次不断提升。

  在生产方式方面,很多地方和领域已从原料经生产过程到产品加废料的线性模式,转变为从原料经生产过程到产品加原料的循环模式。以往堆积如山的矿渣得到经济利用,成为工业、建筑业的原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

  在生活方式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取代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生活方式,低碳出行、绿色社区、生态城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基调。

  深入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进入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重要原则,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含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反映道法自然的东方智慧,是绿色发展的基础和结果,也是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从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丰富了发展理念、拓展了发展内涵,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为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是生命之必需、福祉之根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论,揭示了生态要素的关联性和系统整体性,因为绿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系统地整体地把控。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举措,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景与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构建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

  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包括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明体系是以生态文明原则和理念为基础的。生态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不仅包括哲学认知层面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理,而且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自然价值理论、生态资产理念。在生态经济体系中,无论产业生态化还是生态产业化,都要考虑自然价值、民生福祉、生命共同体的基本原理和要求。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的目的是确保生态资产保值增值、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化体系的固化和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考核体系的保障。生态安全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绿色发展体系的构建,应在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现对文化、经济、考核、制度和安全各方面的全覆盖。

  绘制美丽中国蓝图,为世界提供可持续发展方案

  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解决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在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中国”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绿色未来的宏伟蓝图正逐步绘就。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模式,不仅使中国更加美丽,也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和引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些发达国家的“绿色”理念是一种零和博弈思维:要求发展中国家停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零增长”,以保护全球环境;甚至以邻为壑,将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倾销到发展中国家;在掌控核心技术牟取暴利的同时,将高消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作为“污染港湾”的发展中国家。以牺牲他人绿色来实现自我绿色,有违人类道义,不可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奉行绿色发展理念,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主张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中国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贡献思想。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运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在2015年联合国峰会上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多次在文本中出现。二是行动引领。中国的绿色发展不是喊口号,不是豁免自己而强求他人,而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撸起袖子加油干。例如,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绩效优于预期;将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比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前10年。三是合作共赢。无论国际治理还是绿色投资,中国都秉持开放和谐包容理念,努力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生态文明研究智库执行理事长)

  勇担千秋生态大业

  肖伟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在人类文明史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大统筹、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对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历史性贡献,昭示着人们通过努力奋斗可以达到的美好明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负责任大国执政党的使命担当。

  “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运动、变化和发展具有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化虽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重走西方工业化的弯路,而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正在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因此,我们党不但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与具体部署,而且将其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鲜明地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胸怀和视野。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关乎人类永续发展的历史伟业。环顾世界,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全面、务实地践行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理念,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联合国高级官员对此赞赏道,“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和词汇已被纳入联合国文件,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贡献。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理论认识飞跃的巨大现实威力。5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对世界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当前,勇担千秋生态大业的历史使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要注重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反复。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跨过这个“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呼唤顶天立地的气魄、舍我其谁的担当、铿锵行动的风貌、勇当尖兵的决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稳固的基础和保障。在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疑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号召力、引领力。

  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绿色新动能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温宗国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但也应看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针对存在的短板采取有效举措,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绿色新动能。

  主要特征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出既求发展也求绿色、既要增长也要品质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战略地位高、系统性强、变革程度深的主要特征。

  战略地位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绿色发展方式倡导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绿色生活方式追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

  系统性强。绿色发展方式涵盖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空间格局、能源结构的绿色化,绿色生活方式则包括文明意识、思维习惯、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绿色化。两者内涵丰富、覆盖广泛,涉及供给侧与需求侧、生产端与消费端,构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变革程度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这就需要构建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开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这涉及法律制度、价值观念、文化风俗、公民素质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绿色化变革和深度绿色化融合,意味着将绿色化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

  突出短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突出短板。

  从发展方式看,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和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造成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对美丽中国建设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但粗放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尚未根本解除,建设美丽中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生活方式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近些年,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升级。2013—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与此同时,过度包装、浪费性消费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活领域的资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废弃物产生量快速增长,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破解的瓶颈约束。

  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传统,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丰富的生态文化,形成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然而,受西方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发展方式逐渐打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过度和奢侈的消费文化正在销蚀简约、适度的消费文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继承和发展优秀生态文化、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

  努力方向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既要不断强化绿色生产,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进而引导民众绿色消费,也要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还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凝聚起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大力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培育和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持续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从观念到行为全方位转变的过程,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践行者和推动者。绿色生活方式重在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一方面,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促进人们在衣食住行游中形成绿色生活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的有益成果,让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成为人们的高度自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鼓励创作优秀生态文化作品,推动形成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人们参与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活的文化素养。

  (作者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29日 08 版)

责任编辑: 徐曼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