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5年要翻番 浙江凭什么?
数字经济5年要翻番 浙江凭什么?
2018年07月25日 12:39:00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陈文文 夏丹
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浙江,数字经济被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
昨天,浙江召开了首次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包括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和新昌陀曼智造被请到了省人民大会堂来做发言。这背后是浙江要发展数字经济的雄心:5年后,数字经济总量要比2017年翻一番,达到4万亿元以上。
浓浓的紧迫感,等不起坐不住!
昨天也坐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涌金君,亲身感受到现场弥漫着一种浓浓的紧迫感。
浙江为什么要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G20 杭州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提出《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被称为打开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门的钥匙,亦形成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一种新社会经济发展形态。
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未来。全球22%的GDP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2017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7家是数字企业。
“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数字化应用程度的高低将起决定性作用。”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称,当前一些企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引领者,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型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仍处于转型的过程中。要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这对浙江来说,特别有现实意义。”
再来看一下浙江数字经济的朋友圈:
广东——华为、腾讯所在地,已经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目标是要打造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数字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和全球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江苏——数字经济“十三五”末总量要达到5.8万亿元、2025年达到14.5万亿元。
贵州——数博会举办地,已有大数据企业8900多家,不乏苹果、高通、微软这样的巨头。
事实上,数字经济浙江决策很早。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八八战略”,其中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数字浙江’建设”。
马云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过一个观点:未来30年,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会是生产力。如果我们不数据化,不和互联网相连,那么会比过去30年不通电显得更为可怕。
浙江有多少数字经济家底?
有统计数据显示,浙江数字经济规模已连续4年超万亿元。2017年,浙江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958.5亿元,同比增长22.8%,居全省八大万亿产业之首。
从数字浙江到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浙江产业基础雄厚,从“宽带浙江”到“云上浙江”,对浙江而言,还拥有像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正当其时。
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嘉兴乌镇,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2016年,浙江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省。G20杭州峰会发布“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后,浙江把信息经济升级为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也在重新定义浙江经济。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朝杰说,“我们一个小企业,今天能站在这里发言,应该是省里希望我们把好经验好做法分享出去。”陀曼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就是由制造企业信息工程承包实施智能化技改。
这解决浙江一个共性的难题:中小企业对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有着迫切需求,但也面临更大的试错成本和风险,新昌县和陀曼智造建立了一个“小批量免费体验基金”,让当地中小企业免费体验智能化技改的效果。
一朵“轴承云”向他们“飘来”。陀曼智造创建了行业云平台,系统解决轴承企业智能生产线的设备检测难、故障预防难等单一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
用数字经济改造传统企业的案例,在浙江越来越多。
数字经济浙江要怎么干
涌金君觉得,从昨天的数字经济大会上,大约可以看出浙江有“数字经济”三宝: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和杭州这个移动支付之城。
之江实验室的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突破。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透露,之江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与网络信息两大方向,实施大项目,组织大团队,开展大攻关。
两位院士前来助阵,潘云鹤院士担纲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邬江兴院士担纲网络安全领域首席科学家。全球10余位顶级科学家及研究团队也和之江实验室达成加盟意向,有图灵奖得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脑机接口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等。
阿里巴巴本身就是数字经济的代表。昨天阿里表示,将加快“新零售”布局,带动“新制造”发展和传统零售业转型,继续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加快智能骨干网建设,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打造一批电商镇和电商村,深入参与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上云和数据开放共享。促进浙江“大湾区”建设,加大投入和产业布局。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新模式等。
杭州,数字经济大显身手的城市。这里有“云栖大会”,有城市数据大脑,有“无现金城市”的称号……杭州市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全市数字经济已呈现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的特征。2018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已连续十四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当然,有“三宝”还不够,接下来,浙江计划5年内,要建100个“无人工厂”,推动50万家企业上云,培育400家上云标杆企业,打造“1+N”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3000家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示范企业,引进100名国际顶尖人才、100个创新团队……一号工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