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刊文:“文化浙江”魅力释放

2018年07月15日 15:22:56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既无特殊政策优惠,也无广袤陆域资源,浙江的发展在全国却能走在前列,原因何在?

  “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逐渐显露,如何破解发展的“瓶颈”,实现新的“突围”?

  思索者、决策者都将目光聚焦于文化的力量。

  15年前,“八八战略”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15年来,从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到文化浙江,浙江的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浙江精神”不断创新。

  在继承弘扬中砥砺前行

  在杭州西北郊,良渚遗址以精美的玉器、宏伟的古城、巨大的水利系统,为中华辉煌文明史提供了坚实佐证。

  浙江省专门成立保护机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专门的地方性保护法规《杭州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其所在的杭州余杭区多年来筹集保护资金达30余亿元。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浙江,始终将传承与发展相结合,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在音乐声中闭目沉思,在静悟卡上写下得失,在绍兴,以明代大儒王阳明命名的阳明小学将阳明心学与当代教育相结合,这也是当地开展阳明遗迹遗存保护、传承弘扬阳明文化的缩影。

  杭州市上城区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四大传统节日举办国学普及活动,孔庙、西湖国学馆等成了开放式国学大讲堂;有的城区还举办“民间国学达人秀”;“弘扬忠、孝、仁、义、礼等中华传统美德”,被写入市委文件。

  浙江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红色文化在浙江的众多历史遗存,已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库、加油站。

  余姚市梁弄镇是浙东抗日根据地指挥中心驻扎地,被称为“浙东小延安”。近15年来,当地干部群众传承四明山老区红色革命精神,相继获得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小镇等多个荣誉称号。2017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98亿元,比2002年增长2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0元,比2002年增长636%。经济社会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革命老区前列,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也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提供了样板。

  2016年,全国首家宪法主题陈列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杭州市北山路84号大院30号楼开设。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诞生于此。如今,这里已迎来了三百多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

  如何让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浙江精神之间实现融会贯通?

  2005年,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启动。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地方文化研究项目之一,首次系统梳理、考订浙江历史文化、文化名人及其学术思想和著述,对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抢救性整理和发掘,全方位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及其成就。工程启动伊始,指导委员会主任就由省委书记出任,这一传统持续至今。《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吕祖谦全集》《沈括全集》《郁达夫全集》……一期工程的财政专项投入超过1亿元,出版学术著作600余种、上千册。真正做到了用浙江历史教育浙江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浙江人民,用浙江经验鼓舞浙江人民,用浙江精神激励浙江人民。

  在“兼容并蓄”中交流互鉴

  地处东海之滨,浙江文化一直有着“放眼向洋看世界”的广博胸襟,善于兼容并蓄。

  1955年10月,浙江人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他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令中被称为“人民科学家”。至今,位于杭州市中心的马市街方谷园2号的钱学森故居,每天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观瞻、缅怀。

  遂昌是浙西南山区的小县城,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曾在此为官六年,创作了《牡丹亭》。当地从2010年起就与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斯特拉福德市开展交流。今年5月,浙江推出了10项对外开放举措,其中一项就是建设一批国际人文交流平台,遂昌的汤显祖-莎士比亚戏曲小镇名列其中。

  浙江,始终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吸收外来文明的成果,为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西湖上踏水起舞的文艺晚会中既有《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中国经典,也有《天鹅湖》《欢乐颂》等外国名曲。而G20峰会重点展会“美学江南——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展”更展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诗意、哲思、精致、和谐”。

  文化、科技、教育齐头并进,浙江正加速对外开放,打造全球人才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理想创业地,与世界共同交融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浙江乡镇企业要靠引进上海“星期日工程师”逐步增强科技含量,如今,杭州的人才净流入量已排名全国第一。当年,千万浙商闯天下,很多人靠开餐馆等“讨生活”,如今,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吉利收购沃尔沃,包括世界顶级科学家在内的大量国际人才到浙江致力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科学难题。

  2004年,浙江万里学院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经过十多年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引领者、中英教育合作典范。2006年5月,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在美国举行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成为浙江省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

  2017年9月,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创办了之江实验室。实验室聚焦于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两大领域,目前已有40余名科研人员到岗,包括两名加拿大华裔院士和来自英特尔等跨国公司的技术高管。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之江实验室将成为带领浙江发展的“科技引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要举全省之力,打造世界领先水平创新基地。

  近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阿列克谢·卡沃金教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成为该校理学院讲席教授,是西湖大学成立以来入职的第一位外籍科学家。这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府今年获批成立。自2016年筹备以来,已面向全球进行了八次学术人才招聘,申请者超过5000名,其中95%以上来自海外。经面试已有62名独立实验室负责人签约入职,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学术水平。卡沃金教授说:“我相信创立世界领先的极化子研究中心的目标将在这里实现。”

  在对外开放的洪流中,杭州提出要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宁波制定了建设国际港口名城的战略。求贤若渴的浙江,打开大门,欢迎世界各地的英才。

  “浙江精神”推陈出新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浙江人以“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创造出独特的浙江人文色彩。

  如今,在浙江,人们看到,“四千精神”没有丢,新的精神力量正在萌发,并不断丰富充实,焕发勃勃生机。

  在青田县章村乡,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包崇来连续担任了12年的科技特派员和科技首席专家,在当地推广茄子新品种6000多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4800多万元。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浙江已实行15年,省、市、县三级共派遣科技特派员15300多人次,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5万多项次,技术培训12万多场,培训680多万人次。科技特派员牵头或入股兴办农业科技企业400多家,建立利益共同体1600多家,为浙江农民创新创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舟山市秀山岛南部的碧蓝海面上,横躺着一把“小提琴”,随着潮流的涌动源源不断地产生电力。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兆瓦。自2017年5月实现全天候运行发电并网以来,并网发电量已超过80万度。全部安装完成稳定运行后年发电量可达600万千瓦时,可供3000户家庭一年使用。

  主持这一项目研发建设的是浙商“牛肉干大王”林东,如今他已转型为新能源企业的“总工程师”。他说:“只有创新才能获得世界的尊重。”

  在浙江,文化和市场紧密结合,中国国际动漫节、世界互联网大会……一个个重要节展活动,成为连通世界文化交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平台。

  据统计,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051.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0年的3.8%提至2016年的6.8%。2017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19.0%,占GDP比重达24.2%;过去十年间,文创产业增加值增长量超过6倍。

  “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浙江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如今已有近8000座村级文化礼堂矗立在田野上,成为当代浙江农民的精神家园。从今年开始,浙江还将每年新增3000座文化礼堂,力争5年时间达到1.5万座以上。

  作为互联网经济的高地,体现互联网内涵的联通、共享、普惠的全新文化正在浙江形成、发展、壮大。杭州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公交移动支付等社会服务的升级,在全国首创“数据大脑”助力政府决策与管理,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园区落户,中国首个人工智能小镇开园,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成立。

  在杭州的街道巷陌,交警使用“数据大脑”监控智能化疏解流量保畅通,新设立的杭州数据资源管理局打通壁垒,整合利用数据资源,推动开放和共享……杭州正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未来产业”,抢占信息产业发展和智慧治理的制高点。

  今年5月,在杭州云栖小镇举办的“2050大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上万名年轻人汇聚一堂,探讨科技与新知,畅想2050年。他们均为35岁以下具有颠覆性创新的新生代、各领域科技公司创始人和科学家。开放、平等、协作、包容、快速、共享的互联网文化,正在塑造一代青年的内心,塑造时代的新生力量,塑造源于浙江、盛放于未来的新文化、新精神。

责任编辑: 赵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