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做显功 也要做潜功

2018年06月14日 09:46:12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戴凌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观十分关键。党的十八大以后的首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干部考核决不能唯GDP,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既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标杆,也为提高干部管理质量、选准用好干部指明了方向。

  政绩是为政者的成绩、功绩。真正的政绩,应该是全面科学、求真务实的:项目落地、经济增速是政绩,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也是政绩;旧城改造、城市扩张是政绩,文化传承、留住“乡愁”也是政绩;交通发达、收入增长是政绩,生态和美、治安优良更是政绩;在当代留下发展成果是政绩,给子孙留下足够的资源要素更是政绩……从实践看,政绩观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要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很关键的一条是领导干部要秉持正确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长江经济带时指出,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要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一个领导干部秉持的政绩观,是其党性修养、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也是其从政道德、职业操守的试金石。而能否学习思考、常修为政之德,对正确政绩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荀子有言,“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存在片面甚至错误的政绩观,与其轻视学习、疏于修德密切相关。慎思明辨、崇德向善,才能有所敬畏、正确作为,才能重实际鼓实劲、重实干求实效,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才能不做基于主观臆断的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口号,做到量力而行;才能不搞乱铺摊子、乱上项目的虚假政绩。秉持正确政绩观,不仅考验着领导者的能力水平,也检验着领导者的道德境界。

  树立正确政绩观,党委及组织、纪检部门的考核导向、监督导向与用人导向十分关键。要通过有力的顶层设计和思想政治建设,持续运用任期考核、巡视巡察、民主评议、离任审计等有效制度办法,提高地方各级治理能力,把各级领导干部的关注点和着力点切实引导到推动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上来,引导到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情上来。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班子和岗位特点,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考准考实政绩,并把它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责任编辑: 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