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600年古村办了38年春晚

比央视还早两年
2018年02月20日 13:53:00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吴俊斐





  “每年过年回家参加或观看春晚,成了我们的一个新年习俗,不看就觉得没有年味。连续举办了38年,估计没几个村吧?”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一)晚,武义县大田乡徐村的第38届春晚,吸引力1000多本村和外村人观看。许多村民在朋友圈自豪地晒出自己村那举办了38年、规模档次越来越高的春晚,引来了许多人点赞。

  他们的春晚比央视还早两年

  “我今年32岁,我们村的春节联欢晚会举办历史比我年龄还长。”徐宇是徐村的村支部委员兼村文化员,也是该村近4年来的春晚导演。

  “我们村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几百年来,各种文体活动在我们村生根发芽,听老一辈人说,即便在灾荒时期文娱生活都没有离开过村里人。”徐宇说,在1921年,该村成立了昆曲做唱班“文乐会”,每年的正月初一晚上在徐氏宗祠举办新春演出活动,并形成了惯例,这是该村春晚的前身。

  “1981年春节,我们村一批文艺爱好者,在原有单一昆曲坐唱演出的基础上,增加歌曲、舞蹈、小品等表演形式,形成了节目丰富、群众参与度高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并将演出活动正式命名为:徐村‘雾山之春’春节联欢晚会。比央视春晚历史还早两年。”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徐村春晚已经延续了38年。“规模大的全村大部分人参与,小的一部分人聚集在一起,但吹拉弹唱、相声小品都有,90%的节目有村民自编自演。”



  不断创新 38年魅力不减

  “小时候,春晚的节目以戏曲及十八狐狸(当地的一个非遗项目)、打铜花、道情等传统节目为主,在那个文化生活没现在这么丰富的年代,这成了村里老少的春节的一个重大活动。”小时候,徐宇经常上台演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以戏曲类为主要内容的春晚,很受欢迎。但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及互联网的发展,有一段时间,春晚一度成为老年人专场。”

  “20多年前,我经常参与演出,有时候几个朋友在除夕的晚上探讨演什么,第二天就上台。”今年47岁的徐挺是名文艺爱好者,但后来由于工作忙等原因,中间曾有20年未参加演出。“当时完全是自发组织,没有酬劳,也没有好坏,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上台表演,完全是自娱自乐。”徐挺表示,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有那么一段时间,春晚活力不足。

  近年来,该村为了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城镇综合整治”成果,在县文化局、旅游局等的支持下,开始对延续了多年的“村晚”进行创新。“首先从硬件上入手,以前,举办春晚就在礼堂里拉一块红布,开一盏白炽灯,现在我们开始制作喷绘背景,聘请专业的灯光和音响。其次,在节目组织上,从以前的广播发动演变成了网络推广。然后,参与成员与节目设置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年,我们不仅有到村旅游的游客参与表演,还邀请附近的村民来村里文化走亲。

  令人欣喜的是,该村的春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今年能容纳1000人的礼堂里挤满了人,其中不少是临村赶来观看的。与此同时,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还主动以各种形式赞助春晚。

  今年的徐村春晚分老中青三个篇章,共推出了30个节目。20多年未参演的徐挺又回到了舞台。“我用现场画漫画的形式表演了脱口秀,是我根据网络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编导的,内容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村里的新变化。”徐挺诙谐的表演与紧跟时代的内容让现场的村民捧腹大笑的同时,受益匪浅。

  “春晚既增加了年味,丰富了春节期间村民的文化生活,陶冶了大家的情操,也增强了村民间的凝聚力,更是宣传了我们村。”徐国正表示,徐村春晚成为该村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 王枫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