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乡镇教师叶永海:撑天一根担日月 拔地千笋写春秋

2017年09月04日 10:55:0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李应全 通讯员 兰剑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3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教育系统涌现一大批可亲、可敬、可爱的“最美教师”典型,他们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突出。“师之美”专栏,将深入挖掘宣传优秀教师典型,讲好教书育人故事,展现教育和教师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教师队伍呈现的新形象新风貌,让群众深入了解教育、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愿意做教育大树上的一片枝叶,为它增添绿色;更愿意做树下默默摇曳的花儿,不断倾吐芬芳。”叶永海如是说。

  叶永海,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峰源校区校长,2014年9月被派往囿山小学峰源校区任负责人,至今已4年。

  让每个孩子吃饱穿暖

  峰源乡,记者去过两次,是丽水莲都区海拔最高的山乡,平均海拔达735米,一到冬天就是冰天雪地的景象。丽水城区到峰源,距离仅58公里,上山一直在急转弯,据说要转333道弯,开车疾走大约也需要1小时30分钟。他每周进山到学校,没有会议任务,一般周五才回城。

  囿山小学峰源校区宁静祥和。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应全 摄

  当地人口外流,生源枯竭,当地61名孩子(其中小学47人、幼儿园14人)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一些孩子的母亲多来自云南、贵州等地,生下孩子后,有的回到老家生活,有的则不辞而别、不知所踪。父亲又为了生计,一般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照顾,双重属性的孩子得到的关爱可想而知。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亲一面,有的甚至记不起妈妈的模样。

  2014年9月,叶永海来到峰源校区时,全校76名学生,其中28名住校生。每当住校生用餐的时候,他看在眼里、酸在心里。他看到孩子们自己淘米蒸饭,一罐梅干菜、一罐咸笋,甚至泡一碗紫菜汤就这样入口……看到这样的情景怎么不让人心痛呢?

  他得知,当时为学生提供的营养餐一周只有5顿,为了学生带来的菜相对来说新鲜点,从周一至周三中午,学生所吃的是自己带来的菜,从周三晚餐开始,学校食堂提供给学生营养餐。即使这样,冬天,吃着冰冷的菜,夏天吃的可能是变质发霉的菜,学生能健康成长吗?教育部门和囿山小学负责人就此问题提出要求,希望能够想办法,尽快解决学生就餐问题。叶永海知道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改变住校生的吃饭问题,希望学生在寒冷的冬天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除了政府提供的营养餐费用外,他想到借助社会力量解决这一问题。

  经人牵线,他与浙江经济FM95广播频道取得联系。报道发出后,得到全省各地爱心人士关注,甚至引起美国华联商会爱心园关注,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共收到104643元钱款和10多万元捐助物资,包括全校每位学生5套冬服,还有两台热水器、1台蒸饭机、1台炒菜机、智力玩具、电脑小桌等。

  3年多来,通过叶永海积极联系、对接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开展爱心资助,开展大型资助活动8次、小资助不下30次。学校食堂有了蒸饭机、炒菜机,请了烧菜阿姨,从2014年12月起,学生再也不用自带米和菜,在寒冷的冬天里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了。后来,学校也能为通校生提供午餐了,餐后,还能为孩子提供一份水果,学生不用再吃梅干菜了。学生洗脸有热水,寝室有空调,校服多了,学生笑了。

  让老师留得住教得好

  峰源校区共有12名教师,大多来自云和、莲都、缙云、龙泉、庆元,远的来自云南,大部分是刚毕业或分配来的年轻教师。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首先要稳住教师的心态,这样才能扎根偏远山区教育。叶永海千方百计服务教师,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峰源的冬天奇寒,比城里气温要低四五摄氏度,开水瓶里的热水,溅到桌子上都能结成冰。学校原来的太阳能热水器冻裂了,不能正常使用。通过爱心捐赠,学校获得两台热水器,在学校洗手间安装上,去年又安装了空气能热水器,方便了全校师生。以前,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冻得手脚麻木。叶永海向区教育局反映情况,区教育局腾出资金,为老师的办公室安装上了空调,今年通过报批,有望为教师宿舍装上空调。

  教师宿舍的床原来只有1.2米宽。为让老师们休息好,叶永海向区教育局申报,给老师闷换上了1.5米宽的席梦思床。年轻教师恋家、想家难免,叶永海对学校工会提出,每月为过生日的所有教师过集体生日,大家共同为过生日的教师祝福,让大家感受家的温暖。

  培育清雅劲节校园文化

  走在校园里,每个孩子都那样阳光、快乐、懂礼貌,见人主动热情地打招呼,没有谁见到陌生人就远远躲开。

  针对留守儿童多的情况,为解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叶永海在教学楼二楼设立学校心理辅导室,名为“心灵小屋”,指定年轻教师王智文负责。这里设立藏着几百张这样的纸条。这又是一个关于“树洞”的故事——我今天向“树洞”静静诉说,“树洞”替我永久封存了秘密,然后作为交换,我必须在以后的生活中快乐。囿山小学峰源校区的老师们,就是孩子的“树洞”。他们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真情浇灌孩子的心灵,让快乐回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我好想妈妈,想哭。”一张张类似的小纸条,写着孩子们对亲情深深的呼唤。他们用稚嫩的文字或图画表达想念父母之情、讲述学习困惑、倾诉成长烦恼。无论多忙,王智文有信必复,然后找适当的机会,把回信悄悄塞到学生手里。

  包括王智文在内,老师们在悉心安慰、开导孩子的同时,注重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开展“清雅劲节”竹文化活动,教孩子们吹笛子、吹葫芦丝,打篮球和乒乓球,跳竹竿舞和火筒舞、画竹板画等,引领孩子们培养特长、砥砺品格、丰富生活。

  提起校园文化,叶永海一脸自豪。

  “撑天一根担日月,拔地千笋写春秋。”诗句写的就是竹。峰源校区竹林环抱,竹子挺拔、刚劲、清新,与学校所倡导的师生“虚心、坚韧、正直、奉献”等品质相一致。2015年以来,叶永海致力于环境育人个性化的学校内涵建设,将“竹”作为学校文化载体,着手打造校区“竹韵”特色文化。他提炼出“清、雅、劲、节”的学校精神文化,积极推进“培育美德少年,奠基竹品人生”的课程建设,构建“竹韵”特色课程,有快乐竹编、墨趣竹社、竹韵舞蹈、竹乐清音、竹诗探幽、竹韵实践等。2017年5月,《竹声诗韵》课程获乡镇学校唯一一个市精品课程称号。

  你轻轻走进校园,竹文化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风韵雅致的竹校门,写满竹子诗句的走廊,再到学校“竹韵阅览室”看一看,孩子们课余、饭后随时可以进来阅读浏览;尤其是独一无二的“竹韵博物馆”(即学校乡村少年宫),布置着竹与人们的生活、艺术、文学、药材、食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图片资料,竹片上镌刻着古往今来有关竹的诗文,学生们的竹编、竹板画、竹手工作品都陈列其中,让人眼前一亮。

  区乒乓球比赛,该校学生多次获得男单、女单冠军。右一为叶永海。

  由于校园文化出色,学校拓展课程与学校乡村少年宫丰富了孩子课余、节假日生活,2016年,该校被评为优秀乡村少年宫称号。这3年,区乒乓球比赛,校区两次获得乡镇组男单冠亚军,两次获得女单冠军;演讲比赛,获得两次区级一等奖;区级作文比赛、书画比赛,1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  

  叶永海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被评为市德育带头人、区品德学科带头人。他还根据乡村学校实际,积极推行农村小班“五学”模式(先学、合学、展学、测学、拓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上课不爱举手的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了,作业潦草的学生字迹也工整了,从来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也变得努力进取了。

责任编辑: 徐曼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