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有机统一

2017年08月27日 10:27:1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周叶中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使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植根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的发展需求。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那么,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为什么能够为中国发展提供保证,其突出特点和优势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深思的话题。

  有一点不能否认,就是坚持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有机统一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战略上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路径支撑。习近平同志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合适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中国制度之所以好、之所以能,不是因为它符合某个国际标准,而是因为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路径,从中国国情出发,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突出了制度构建对于国家建设发展的回应和契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一方面源于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源于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一制度的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而且指明了发展战略和发展步骤,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制度保障。一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首先是解决整体社会制度选择的问题,其他领域的制度建设及具体活动的展开都须以整体社会制度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道路的开辟和拓展提供制度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制度,并具有与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制度相契合的属性,进而形成和发挥了强大制度功能。

  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选择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在我国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正是在于它既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紧扣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同时以世界眼光和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都来自中国实践,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与发展各类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与西方的模式和制度有着根本区别,但实践证明,它最能解决中国问题,因而获得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和拥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它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因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由此形成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展现出越来越美好的发展前景。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创新,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和优越性的必然选择。这需要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作者为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 胡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