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父子成兄弟,湖州这个“创二代”是怎么让父亲点头的

2017年08月01日 10:26:23 来源: 浙江新闻APP 作者: 记者 白丽媛 区委报道组 张蘋

  在湖州,“红鹰”有不小的知名度。1978年,虞炳泉带领46名农民,花35万元买下了村办保温材料厂,从此走上创业之路。经过近40年的发展,如今的红鹰集团,已成长为年销售额超过13亿元,集冶金、高新材料、贸易、餐饮和农业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大型多元化发展企业。

  董事长虞炳泉和儿子虞畅,在家族企业传承中正在掀开新的一页。经过12年的成长,虞畅如今已是红鹰集团旗下“铭德新材”的总经理。

  “我对红鹰过去40年发展道路的总结是‘专注领先’;对未来虞畅的希望是‘创新超越’。”虞炳泉说,他希望虞畅和他带领的团队未来将红鹰的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度。

  两次大考赢得认可

  如果不是“创二代”这一身份,毕业于国外名校的虞畅本可以有很多的选择。2005年,因为奶奶病重,他被父亲虞炳泉从英国叫了回来。“当时心里是不太情愿的。”虞畅说。

  红鹰集团的主业之一是生产保温材料和耐火材料,虞畅在红鹰的第一个职务便是在钢厂管生产,为了深入了解现场施工环境和耐火材料的使用情况,他从基层做起,每天在车间里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如果工作完成的不好,他也会在例会上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几年锻炼下来,虞畅已熟练掌握了钢厂的技术工艺流程和生产知识,开始接手企业的研发工作,成立了红鹰耐火材料研究院,在为父亲分担大部分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赢得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认可。

  对于虞炳泉来说,他一方面希望儿子能够早日接班并把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对儿子的能力和经验保持着几分担忧。看法的转变,缘于儿子在公司接受的两次“大考”。

  第一次“大考”是在2011年。当时,镁钙砖车间内的高温隧道窑是以天然气为燃料,最高温度可达1800摄氏度,尾气温度也有300至500摄氏度,原本工艺设计中是将尾气从烟囱中排放。虞畅特地拜访了国内多位知名的节能专家,并成立了节能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成功将高温隧道窑的尾气引入复合板车间的干燥窑,以替代煤气发生炉的使用,仅这一个项目,每年就为公司节约1000至1500吨煤炭。第二次“大考”则是在2015年,宝钢湛江项目即将拉开序幕,这一项目是配套宝钢湛江项目的一个中间包承包段,总包额每年超过1亿元。虞畅亲自带领公司项目组前往湛江主持工作,成为湛江钢铁炼钢厂主要耐材总包商,虞畅的出色表现让集团上上下下都十分满意。

  就是这两次“大考”,让虞炳泉觉得:就能力看,孩子比自己强。

  两代默契坚守实业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要做强实业,做精主业。”在采访中,虞炳泉多次强调,红鹰集团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他们从创业开始就重视技术创新和实体产业,才有了开阔的产品视野和技术研发的突破。

  在是否坚守实体经济这个问题上,虞家父子俩的观点出奇地一致。虞炳泉向记者坦言,一路走来,他也曾面临过诸多诱惑。其中最大的诱惑就是房地产和互联网产业。虞炳泉说,2007年前后,房地产行业引来爆发式增长,行情一片大好。“当时有许多朋友建议我们合伙经营房地产,之后也有朋友介绍我们入股一家钢材电商企业,但都被我们拒绝了,因为我和虞畅都坚信,房地产行业存在着泡沫危险,电商行业也不是我们所擅长的,我们的立足之本还是实业。”

  也许是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针对公司的发展新形势,虞畅一边逐年加大科研设备等的投入,加强绿色耐火材料的研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一边不断扩大科研队伍,与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不仅获得了省级新型耐火材料研究院称号,还先后承担了8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项国家创新基金、20项省级优先主题及技术创新和38项省级新产品。

  如今,在虞家父子两代人的努力下,红鹰集团旗下的红鹰股份、铭德新材等多家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产品除配套宝钢、邯钢、广钢等20多家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外,还远销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浙宝冶金自主研发的冶炼高端品种钢添加材料,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不仅成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军工先进武器等必需的关键材料,还广泛运用于化工、医疗等各个领域。

  父子携手二次创业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日早晨,虞家父子都在参加公司召开的高层会议。虞炳泉在会上提出,随着这几年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效益越来越好,浙宝冶金生产的活性钙和氢氧化钙等产品常常断货,这让他很是头疼,希望尽快找出解决办法。

  “每每在这样的场合,我总会清晰地感觉到,在这个公司里,父亲在关键时刻总起着引导作用。”虞畅说,公司日常化的事情,早就可以自己拍板了。但涉及公司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仍是由身为董事长的父亲召集股东与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商讨,他更多地是在倾听、学习。

  这对“50后”与“80”后的父子在一起共事,分歧与争执在所难免。就拿人事管理来说,虞炳泉觉得,很多老员工都是和他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的,他更看重情感的维系,但是深谙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虞畅却更习惯坚持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提出了许多优化公司生产和管理流程的方案。“这些年,我也明显地感觉到父亲在有意地‘向后退’,给我留出足够的空间,也给了我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虞畅说。

  虞畅的努力成果也在逐渐显现。集团旗下老字号的重生壮大就已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虞炳泉出手接管了湖州当地丁莲芳、周生记等五家老字号国有企业。虞畅把红鹰的企业文化逐渐渗透到这5家企业中,以“传承创新”为经营重点,大胆探索经营模式,直营店、加盟店开到了上海、杭州等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丁莲芳还成为了世博会公共区域餐饮服务供应商。虞畅说,在与父亲携手创业的十几年里,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父亲的一路指引息息相关。“在重大时刻我绝对相信父亲的决定。我们父子连心,一定要把实业干到底!”

责任编辑: 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