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湾区要对标谁?有专家锁定国际三大湾区之一的东京湾

2017年07月05日 10:26:58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湾区概念不断升温。

  国内三大湾区之一的杭州湾湾区该如何在这一轮热潮中脱颖而出?7月2日,在宁波慈溪举行的首届杭州湾湾区论坛上,专家以纽约、旧金山、东京国际三大湾区为标杆,聚焦“多重国家战略背景下的杭州湾经济区建设愿景与路径”。

  湾区为啥突然热了?

  纵观人类历史,海湾似乎从来不曾冷清过。

  最初,人类集聚在海湾是因为某种生存需求。7000多年前,余姚河姆渡人划着木桨、撑着独木舟,来往于江河湖海,为生计奔波。慢慢的,宁波也由此成为我国最早拥有港口的地区之一。古代宁波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足迹,最远到达非洲大陆。

  然而,依托海湾开展商贸交易和运输是湾区经济里最基础的形态。当湾区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也就突破了原本的内涵和要求。

  简单说来,湾区是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全球海湾有几千个之多,但能称得上全球著名湾区的也就纽约、旧金山、东京三个。而全世界29个千万级的大都市中,有21个是在湾区。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湾区部分。旧金山湾区聚集了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科技创新占据主导地位;纽约湾区,则聚集了一批金融机构,成为世界金融的心脏,现代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东京湾区支撑了经济的半壁江山,三菱、丰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五百强企业总部都位于此地,先进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湾区经济是今天全球顶级的经济形态,代表着一个地区在全球化时代的某种“江湖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过去那个各司其职的国际分工体系正在被打破,中国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个时候迫切需要一些龙头城市参与国际竞争,抢占产业链的至高点,这个意义上,代表高端经济形态的湾区便提上了战略“议程”。

  杭州湾湾区的一组数据可以佐证湾区经济的巨大效能。杭州湾是全国第二大湾区,全国唯一河口型海湾,钱塘江入海口,地处长三角洲南翼黄金区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六成,集中了全省8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的6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约75%,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所属区域滩涂资源有百万亩,是世界六大城市群的重要一翼。

  (图片来自网络)

  详解“湾”和“区”

  湾区的“湾”是海湾。湾的基础是深水良港的先天地理优势,这是一个海湾能成为湾区的先决条件。

  国际三大湾区都是依托优良的海湾资源发展起来的,东京湾区的集装箱年吞吐量是766万标准箱,纽约湾区是465万标准箱,旧金山湾区的数据是227万标准箱。

  对比此组数据,杭州湾湾区拥有绝对的自豪感。若统计杭州、宁波、嘉兴、舟山等中心区域,杭州湾湾区的集装箱吞吐量高达2377万标准箱。

  杭州湾湾区背靠两大天然良港。宁波舟山港一季度首次超过深圳港,成为国内第二大、世界前三甲的集装箱港口。还有差不多6个月,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将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而整个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一直稳居全国之首……两个中国亿吨大港能让杭州湾湾区与全球各地快速建立经济联系。

  湾区的“区”是腹地,区决定着湾可以走多远,能有多强?

  不难发现,全球三大湾区是以世界级的城市群为基础,就像东京湾区包含了至少东京都、横滨、川崎、千叶、船桥等城市,经济总量占到了整个日本的26%。

  而比起东京,甚至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杭州湾湾区的腹地要大得多。

  狭义而言,2003年,浙江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时,已将沿海沿湾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温州、台州六市纳入了环杭州湾区域,六市经济总量占全省79.8%,其中湾区核心区生产总值占全省57.7%,工业增加值占全省54.3%、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省35.8%。

  广义而言,杭州湾处在东部中间的地带,承南启北,再加上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打通了江、海、陆地的物流通道,钱塘江流域、长江流域等广大的腹地都可以成为杭州湾湾区的大腹地。这可以定位为以上海为龙头,构建“1+2+3+X”空间格局,1即上海湾区龙头,2即杭州和宁波两大极核,3即舟山、嘉兴、绍兴三大协同空间,X即所有可辐射的沿海和腹地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即便世界上最大的东京湾区经济总量目前已经达到了近2万亿美元,遥遥领先,但包括上海在内的广义杭州湾湾区经济总量也有约1万亿美金,且增势更强,大有比赶超之势头。

  (图片来自网络)

  湾区里的宁波何为?

  对比几大国际湾区,可以看到他们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发展阶段。

  而这个发展历程可以更为直白地理解为,每个湾区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寻找位置的过程。旧金山湾区凭借苹果、谷歌等几大互联网巨头,站稳了全球信息产业的龙头地位,纽约湾区集聚的金融产业让它找到了“世界金融心脏”的地位,而东京湾区连片的高端制造基地让其在全球的制造链条上占得一席之地。

  那么在杭州湾湾区得天独厚的禀赋与深厚积累急需发力的今天,处于内核之中的宁波,又该如何作为呢?

  对比国际三大湾区,杭州湾湾区的结构性优化空间还很大。

  国际三大湾区的第三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三产占比都超过80%,有的甚至攀升到了90%,但杭州湾三产占比只有52.1%。具体到宁波舟山港,港口在运输的体量上已经做到国际领先,但是依托港口延伸的现代服务业占比还不够,宁波需要突围的是,依靠第三产业的绝对比重和金融保险产业的强大支撑而构建起来的港口经济。譬如去年底,东海航运保险、浙商银行、宁波航运订舱平台三方签订港航物流金融服务协议,开全国先河实现了跨界融合,可以看做宁波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着力的一笔。

  另一方面,在杭州湾湾区现有的产业布局里,“低小散”的产业比重不小,专家认为,这给宁波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课题,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如此多的空间支撑的前提下,能不能在沿湾谋划万把亩的七八个千亿级的产业平台,科技兴湾,提升整个区域的能极。

  杭州湾湾区涉及多个地区,完善湾区跨行政区域的协调和体制创新亦是难点。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加强全省重点湾区互联互通。宁波作为杭州湾湾区的中心地带,一面要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比如补齐湾区重大交通的短板,这包括布局和建设整个湾区内部轨道交通,还包括推进与上海联接的一些交通通道。另一面要唱好杭甬双城记,错位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 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