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最美村庄的“领头羊”

——记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
2017年07月31日 18:07:02 来源:柯桥组工 绍兴组工微信公众号 作者:

  人物名片

  刘建明,1997年成为当时绍兴县最年轻的村支书,他从小事做起,认真履行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带好班子、抓好党建、做好基层治理、带领村民齐致富,2015年,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在棠棣村举行,该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和精品区。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千名好支书,省、市级优秀党员。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29.jpg

  个人感言

  人生就是每一个“今天”的积累,党员的先进性就应该体现在带头做好每一天。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33.jpg

   棠棣村位于柯桥区漓渚镇西北首的兰渚山下,漓渚江边,当地人种兰卖花,世代相传,是一个以花闻名、因花致富的小山村。2013年,棠棣村被评为“浙江最美村庄”。近年来,一直保持区级“五星级党支部”称号。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37.jpg

  提起这些,村民们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夸赞说,那是因为棠棣村的“当家人”选得好。这个“当家人”就是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建明。

  1997年,凭着自己的闯劲和干劲,30岁的刘建明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已拥有一家园艺公司和纺织厂。正当他雄心勃勃大搞事业的时候,上级组织和领导找到他,希望他出任刘家村的村支部书记。最终,他成为当时绍兴县最年轻的村支书。


  农村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经历了商场风云的刘建明,似乎也熟谙这个道理。20年来,无论是之前的“小村”还是现在的“大村”,他都带头投入到村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着力打造和谐的两委会班子,带领大家齐心协力抓发展。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41.jpg

  1999年,当时全县面上启动了以改厕、改坟为主的农村环境整治大行动,但这对农村人尤其是从事花木种植的棠棣村村民而言,这项工作一时间很难“落地”。时任“小村”支部书记的刘建明,见此情形,二话没讲,就立即叫人把自己苗圃的两只露天大茅坑拆掉。在他的带领下,两委会班子也都纷纷照做,让整治工作有了“突破口”,不少村民随后也自觉参与到整治行动中。

  “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建设关键看干部。”

  刘建明从小事做起,通过做小事做实事来践行“两学一做”,认真履行一个合格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而这也是他们班子上下多年来一致的共识。

  在几年前的“三改一拆”工作中,刘建明在开班子会议时率先提出,班子成员及亲属,一律不准有违章建筑,有的话,立即想办法拆除。期间,有个支委在自家房屋边上的私有地上搭建了一个临时车棚,刘建明发现后,立即做其思想工作进行拆除。

  “村干部都带头了,我们没有不拆的道理。反正迟早要拆,拆了反而可以把更多的空地留出来绿化、造路。”一些村民看到村干部的举动后,立马行动,主动回家拆除了违建的房屋。

  在带头建好班子的同时,刘建明丝毫不放松对村党组织的建设,在各项制度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党建+”,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

  如今,在党棣村,俨然形成了“书记做给支委看,党员做给群众看”的良好风气。

  众所周知,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也容易得罪人。对于刘建明而言,多年的基层治理工作,也让他探索出了他的“独门秘诀”:那就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换位思考。他常说:“同住一个村,近邻胜远亲,只要将心比心,再冷再硬的心也会被焐热。”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44.jpg

  有事不出村,在源头上解决,“零”上访户,成为棠棣村基层治理的“新常态”。

  自从当上了村支书,刘建明就把做生意的重担交给了家人,把更多时间放在了村级建设治理上。在他看来,要想解决问题,办好事情,“知根知底”非常重要,所以除了经常到田间地头转以外,棠棣村的村委大楼也几乎全年无休,向老百姓敞开着。

  “村民们很多从事花木生意,平时非常忙,遇到事情只有节假日有空来找我们。” 谈到为什么带头选择周末节假也不休息?刘建明说,老百姓有事找他们,是对村干部的信任,本来他们就要上门做工作,现在他们主动找来,不能让他们吃“闭门羹”。

  熟悉刘建明的人知道,他之前脾气很急,但现在的他,却非常“有耐心”。遇到村民思想“不通”的时候,他就上门反复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厌其烦。

  他说,在别人看来,涉及村里发展大局的才是大事,但在他看来,涉及村民个人利益的事情,对于村民而言,也都是大事情,所以多年来,他在一些调解工作过程中,总喜欢问自己和问对方一句:“这事若发生在自己身上,怎么办?”

  因为喜欢“将心比心”,刘建明总是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办他们所需。

  55岁的刘绍成一家是村里的住房困难户,身为花木工人的他,自身收入不高,妻子又常年身体不好,没有工作,家境很困难。由于没钱建房,眼看着儿子都到30岁了,全家三口人仍只能一直挤在60平方米左右的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生活。熟悉村民情况的刘建成,一直把把刘绍成一家的情况记在心里,主动为他们想解决的方案。经过与班子成员讨论后,最终他决定把其他村民腾退的闲置房调剂给他们一家,解决了老刘一家的住房问题。

  村民中不少在外地经营花木生意,村中不少老人成为“空巢老人”。刘建明在平日的走访中发现,一些老人省吃俭用,夏天连电扇、空调都舍不得开,一日三餐也不均衡,有时烧一顿吃三顿,且生活很孤独。为此,在2014年,刘建明决定对村里所有的老年活动室进行全面改造,让老人们在那里乘凉喝茶聊天娱乐,为他们提供安享晚年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48.jpg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幸福

  十多年来,在刘建明的带动下,棠棣村家家种花,户户卖花,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路”。

  “作为一名村干部,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富了不能忘本,既然成了村里的当家人,我就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报村民。”刘建明组织几户苗木大户和花木经纪人,组建起花卉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等服务,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会员由初建时的几个人迅速发展到300多人。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51.jpg

  早期棠棣花农“一根扁担闯天下”,而年轻一代的花农,则把传统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已经实现了“一台电脑揽天下”。深知未来是“互联网时代”的刘建明,为了更好地带动产业发展,利用网络平台,联合上百个“花木大户”建立了“民情通”,让大家互相在上面交流花木销售种植信息和技术。同时,抓住一切机会,邀请在外的花木大户和乡贤,回到家乡,给村民们的花木种植销售资源提供帮助,献计献策。

  如今在棠棣村,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民达50户以上。棠棣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超5万余元,成为漓渚镇的“首富村”。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54.jpg

  靠单一的花卉苗木业,棠棣还能走多远?

  如今,精明的刘建明又看到了生态游的发展潜力,和村干部商量后,决定利用当地丰富的花卉资源和兰渚山丰厚的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业,把“美丽资源”视为“美丽姿本”,把“美丽姿本”转化为“美丽产业”,把偏僻的山坳雕琢成精致的“盆景”,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美、人居美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057.jpg

  作为柯桥区的试点村,棠棣村早在2011年就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依托丰富的山林、花卉资源和兰渚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投资3000多万元,着力整治村庄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公共设施,积极打造“生态、美丽、宜居”美丽乡村精品村。

  通过几年的建设,棠棣村创建成效显著,村庄被相继列为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精品区。

  在去年的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上,当与会人员来到棠棣村参观时,受到了村民们由衷的欢迎和好客的待遇。而更令他们印象深刻地是,当地各家各户的大门上,都有代表各自姓氏的《百家姓》对联,此外村民们还把一些传统美德、家训等搬上了“墙”。与会人员不禁连声赞叹:“你看这里热情的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温馨笑容就知道了,这里不仅是花园,还是真正的和谐的精神家园。”

  而在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看来,这是棠棣村本该拥有的一种“气质”。因为兰花有“花中君子”的美誉,种兰养兰的棠棣人,一直深受兰花的熏陶,这是一种自然流露。

微信图片_20170731173100.jpg

  而刘建明,自身就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典范。邻里相处不拘小节,日常生活注重细节,利用屋前水池积水,节约水资源,尊老爱幼……在棠棣村,刘建明一家是当地人人艳羡的和谐幸福家庭。2016年他的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首批“全国文明家庭”。


责任编辑:朱奕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