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翼领航:解码浙商金控党建品牌赋能发展的“红色密码”
金翼领航:解码浙商金控党建品牌赋能发展的“红色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09:46:47 来源: 浙江浙商金控有限公司 作者: 通讯员 汪敏林 赵旋博
从“领航定向”到“赋能担当”,从山区县的金融动能到数字化改革的前沿阵地,浙商金控以“品牌铸魂”的定力、“强基赋能”的实劲,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书写着国企党建的时代答卷。作为浙江交通集团金融板块的生力军,浙商金控党委深入打造“金翼先锋”党建品牌,以六大工程为经纬,逐步编织出“党建引领、双融共促”的生动图景。
“绿色方案”
“没想到20天就装上了光伏板,每年能省500多万电费!”台州某新能源公司屋顶的“阳光银行”让工作人员不禁感慨。2024年初,当这家企业因千万元级设备更新资金发愁时,浙商金控党员带着“设备租赁+产业服务”方案走进园区。“我们不是简单放贷,而是帮企业算好‘绿色账’,做好设备更新相关工作。”
这是浙商金控“领航工程”的生动实践。浙商金控党委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第一议题”制度作为校准发展航向的“定盘星”,将党的领导融入战略决策,制定符合区域特色及企业实际的战略发展方案,充分发挥旗下融资租赁板块优势禀赋,大力推进“两新”工作。在党员骨干带头下,相关工作人员三个多月跑遍省内近百片工业园区,用双腿丈量实践热土,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设备租赁+产业服务”的创新方案。在深入了解企业设备更新需求的痛点与堵点的基础上,浙商金控迅速构建起涵盖大交通、先进制造、民生及绿色等业务板块的“浙易租”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适配的融资产品,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坚强支撑。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当时积极探索的光伏板租赁新项目,如今已不再只是每年减少1.4万吨碳排放的“新明星”,更成为企业崭新的“绿色勋章、金色名片”。
“红色基石”
企业与个人的创新碰撞不是巧合,背后是浙商金控为集体及个人的发展提供的广阔的红色沃土。浙商金控党委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指引,以“强基指数”创建为载体,通过党支部“创新项目”、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班子成员“攻关项目”、党员干部“实事项目”等形式,累计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数百件。
其中,建设业内原创的金融管控平台风险管理系统——智慧风控系统(一期)就是一次生动的“科技赋能管理转型”实践。起初,来自不同部门的需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通过党支部“创新项目”、党员干部“实事项目”等平台,多名党员负责同志牵头,共同解决“让数字‘活’起来、让数据开口说话”的问题。现在,该项目不断更新迭代,扎实服务复杂变化的金融风控实际,相关创新经验吸引省内外多家同行前来交流学习。该项目成果更是获多项国家级技术专利,数智风控解决方案入选浙江省“一号发展工程”数字关键核心技术优秀案例。
正是这种党委引领支部、支部引领基层的方式,为他们解决好基层党组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新的路径,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前沿阵地”。
“蓝色航线”
在太平洋航线上,一艘有着浙商基因的货轮正满载东南亚货物驶向天津港。这艘曾因国际航运市场波动陷入困境的巨轮,在“船舶直租”方案支持下重获生机。“我们在天津保税区设立SPV公司,提供从运输到船员培训的全链条服务。”党员业务骨干介绍,团队采用“以租代买”模式,为企业节省部分初始投资。
这是“铸魂工程”推动产融协同的典范,通过党员带头攻坚创新航运金融服务模式,以实际行动筑牢“根”“魂”优势。如今,浙商金控已通过这样的模式,累计完成16艘散货船直租项目,新增55万载重吨运力,年运输粮食近600万吨。
这些业务创新攻坚并不是个例。“赋能工程”打造11支区域型“浙商”金融管家团队深入走访企业,摸清制造业需求;“聚智工程”打造人才强企“蓄水池”,以博士后工作站为支点撬动金融学、研、用的杠杆;“清风工程”构建业务部门、风控审计、纪检监察“三道防线”,持续打造“1+N”清廉阵地……
潮涌之江,红帆高扬。从钱塘江畔到东海之滨,从山区海岛县到“一带一路”枢纽,浙商金控以“金翼先锋”党建品牌为帆,将红色基因注入金融血脉,先试先行、敢为能为,用创新实践谱写着服务大局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