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建党员安全专家: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小题大做”

2025年07月01日 22:45:23 来源: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 通讯员 马敏

  叶文宾,中共党员,浙江三建生产安全部经理,多年来一直从事安全生产工作,曾获中施企协安全专家、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专家、杭州市建筑行业特种作业人员考评员及导师、杭州市应急领域工程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浙建集团安全检查专家、浙建劳模等荣誉。

  近年来,在叶文宾和安全生产条线同志们以高度的责任感默默耕耘下,浙江三建荣获了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表现突出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等荣誉。3年来创全国AAA标化工地3项,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表现突出项目6项,华东六省一市标化12项,省级标化工地28项。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三建“安全人”的实干担当、守责如山,他们用行动诠释担当,铁面无私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有效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为项目建成奠定安全基础。

叶文宾正在进行安全巡检

“开罚单决不手软的铁面包公”

  “危化品不能混放,收发记录应由专人管理,马虎不得,否则都是安全隐患。”在浙江三建白马湖实验室总部基地项目危化品仓库,叶文宾严厉地指出了项目管理人员工作中的问题。这是这个夏天普通的一天,三建生产安全部正在开展危大工程检查,项目在绿树成荫,水波荡漾的白马湖公园附近,围墙内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

  “安全帽要戴标准,带子系紧了。”“这位师傅,你用的榔头马上放回工具袋中。”叶文宾坚持“一线工作法”,以“铁腕”手段确保现场安全措施落地。他一直说,搞安全就不能怕麻烦,像戴安全帽这样的小事情,越简单的事情工人反而不重视,往往安全事故就在无数的小问题、小隐患中发生。“看刚才,工人随手把用好的工具放在作业面,下面开机器一震动,很容易坠落而引起事故。”“安全无小事”并不是老生常谈,要以小见大,马虎不得。叶文宾深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根本没有小事可言,他说,为人处世不能太计较,但现场安全工作,必须“小题大做”。

  当天虽然主要检查支模架是否规范安全,但他并不会放过工地上的任何一处边边角角,不管是安全文明施工,还是塔吊、基坑、临电等各个方面,他都会检查一遍。多年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经验,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就不留情面地写入整改单,落实责任,后期追踪。项目上的人开玩笑,叶文宾一来现场就“六亲不认”,最怕他掏出“小黑本”一条一条地记。

  每到一个项目现场,他专爱“挑刺儿”,重点关注危大工程、深基坑、高支模架、分包节点、施工升降机塔吊、施工用电这些容易出问题的环节,遇到一点安全上的小错误,他都毫不留情地批评,直接开单子要求整改。他严肃指出:“在安全生产上,没有任何情面可讲,生命重于面子。”项目上一些班组说他是“开罚单决不手软,像个包公,铁面无私”。

安全检查无假期

  叶文宾说,他们这些管安全生产的,不是在检查就是在去检查的路上,他每周最少有4天在项目跑。今年五一期间,他组织了在建工程安全专项检查,开启节假日不间断检查的模式,切实提高在建工程风险管控和事故防范能力。五天假期中,叶文宾和检查组成员共对三建在杭的在建项目进行了全覆盖表单式检查。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当面讲解分析存在的严重性和整改措施,并逐一下达安全整改单,尽快消除隐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确保工程安全生产平稳受控,坚决守护安全底线。

争当安全生产“吹哨人”

  谈到如何才能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叶文宾常年在一线检查,对此体会颇深。他说安全培训、考试都不能流于形式,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人,岗前培训必须满72小时并通过考试之后才能上岗。比如像电动车起火而引发的工地宿舍火灾,如果工人有基本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检查再严格一些,完全可以避免事故发生。他提到,德国建筑工地安全事故极低,不仅是因为大家公认的德国人严谨,更因为他们工地管理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十分完善、责任十分明确,成为建筑工人的门槛很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他坦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样样都得做得细之又细、严之又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每一位工人都是安全的参与者,只有不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安全,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人人应争当安全生产“吹哨人”。

  安全管理的跑道上,终点即是起点,一个项目顺顺利利结束了,下一个工程紧接着又开工;一年平平安安到头,但马上又迎来新一年的循环,像叶文宾这样的“安全人”,他们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束光,守护每一个人的安全。

责任编辑: 朱思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