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反腐没有“观众席”

2019年12月24日 14:46:24 来源: 作者: 通讯员 林鲁伊 丁荣

  正风反腐没有“观众席”,人人都是参与者!这是日前在一次集中培训中听到专家最为之印象深刻的话。铿锵有力,令人斗志昂扬。

  没有“观众席”,意味着不仅仅是纪检监察组织以及公检法机关,而是全社会、立体化、无死角地投身其中。于“正风反腐”而言,从党中央到村支部,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公民,各个阶层人人以独善其身为前提,尊廉、崇廉、乐廉,进而大张旗鼓地宣传并推动。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全社会竭力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环境与氛围,进而保驾护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一个崇尚廉洁的社会里,“小我”的进步必然受“大我”的环境影响而趋善向美臻廉。淮南子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何故?环境使然也。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最后的选择和结局或许也截然不同。而现实中某些官员也正如这橘一样,受身处的环境直接影响。试想,当一个贪婪者有欲望萌芽而“初试身手”时,如周遭人人视而不见、无人指责甚至还有逢迎之徒,其必然 “得之而后快”,这样的“政治生态环境”会使他胆子越来越大,久而久之,积下了见到好处就要去伸手“捞一把”的恶疾,无可救药。现实中,有些投机钻营者就极其善于"营造"这样的环境,他们“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擅于从党员干部的喜好中寻找突破口,长期违规打高尔夫球的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林就是如此;有人擅于打“感情牌”,嘘寒问暖、体贴入微,搞“放长线钓大鱼”的情感投资,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的涉案人员中就有结交多年的老板朋友;还有人擅于从党员干部的配偶、子女、司机等身边人下手,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被控受贿3500多万元,自己直接涉案仅104万元,大部分贿金都是其子收受。四川省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谭博荣因犯受贿罪被判刑十三年,他说:如果身边有人提醒,我可能会悬崖勒马。这些人,当初就是掉入心怀叵测者精心的“布局”,或死死地被摁在了正风反腐的“观众席”或被生拉硬拽走向不该去的地方。

  但“外力”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左右一个人的内心。近几年,常见落马官员在忏悔中将自己腐败归于“人文环境太差,坏人太多,防不胜防”,这完全是自我狡辩之胡言!那些被金钱、美色、嗜好等等牵着鼻子走、“乐不思蜀”最终落网的腐败者,也曾受过多年的党风和廉洁教育,参加过多次警示教育,见到过数不清的“贪官现身说法”,怎会不知道那些别有用心者的意图?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败给了自己无法遏制的贪婪和欲望。其教训,在于在轰轰烈烈的正风反腐教育中没有真正把自己“浸”进此种氛围里,而是置提醒于脑外、把号令当噪音、视警示为儿戏,甘愿在“观众席”上选择当一名旁观者装聋作哑甚至转身离去投入另一个“现场”,去迎合谄媚阴沟暗渠里的污泥脏水——决定事物本质变化的还是内因。这个变化,是“邪念”始终挥之不去、精神永远“缺钙”的必然后果。“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即谓此。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要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这就严肃告诫我们,如果党员干部能够高举信仰大旗,把住清正廉洁的总开关,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就能经得起诱惑、躲得过陷阱、守得住底线,否则,便会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心存侥幸,就容易失去政治免疫力。《论语》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无论是思齐还是自省,那都是证明是一名离开正风反腐“观众席”的积极参与者,而虽站起却彷徨四顾者,可谓鲁迅笔下的“麻木的看客”,“墙头草”习性昭然若揭。就此看来,是否远离 “观众席”,说到底是检验“骨头”是软还是硬、“党性”是强还是弱的试金石。“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心底里遏止摒弃了邪念,面对诱惑,才稳得住心神,才能经得住考验;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才能不给“诱惑者”一切可乘之机。举国上下,唯有以饱满浩荡的激情离开“观众席”且投身于全社会“正风反腐”洪流中去,坚守共产党人“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占据精神高地,慎独慎微慎交友,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摔打心性、锤炼党性、磨砺廉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夙兴夜寐,为民族复兴兢兢业业——当此时,社会必然是一个浓郁的“风清气正”氛围的朗朗乾坤!


责任编辑: 蔡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