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啃下重复信访“硬骨头”

2018年02月01日 14:11:45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杭州市萧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蒋金娥

  2017年,面对“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机遇,杭州市萧山区提出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战略目标,全区随之开启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的期待值更高、诉求更加多元,涉及的矛盾问题也更具体尖锐。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执纪监督主体,维护群众利益,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应尽之责。今年以来,萧山区纪委、监委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开展重点信访集中化解专项行动。截至11月底,纪检监察业务内信访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2%,其中重复信访同比下降20.7%,一大批历史疑难重复信访得到有效化解。

  要有啃下“硬骨头”的决心。萧山区人口基数大,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一些矛盾的出现,近年来纪检监察信访居高不下,年总量均超过1000件,而且重复信访、越级信访占比较大。化解疑难重复信访成为摆在各级党委、纪委面前的“硬骨头”,但是这些“硬骨头”必须啃,这不仅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要求,更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体现。为此,在新一届区纪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我们就对全区纪检监察重点信访举报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在全区启动重点信访集中化解行动,确立“骨头越难啃,越要啃下来”的思想,明确纪检监察信访“遏增量、减存量、降总量”的目标。

  要有完成“硬目标”的责任。纪检监察信访的调查处理既要查事也要查人,特别是重复疑难纪检信访,历时久、问题多,查办、化解更加复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组织必须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年初,区纪委、监委梳理出275件重点信访,明确将该批信访的集中化解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区管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情况考核中,确保在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中落实好主体责任。重点信访分解到属地后,全面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制,全力保障信访案结事了访息。同时,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层层压实责任,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啃最硬的“骨头”,不仅带头落实信访包案,而且走遍重点信访属地单位,对每一件重点信访都逐一督办,就工作进度滞后、成效不明显的单位,专题约谈党政主要领导。委机关各相关室与镇街纪(工)委和相关派驻(出)机构通力合作,集中力量攻克重点信访。

  要有落实“硬任务”的力量。目标确定、任务下达后,必须要有落实的人。面对纪检监察信访办理机制不够流畅、基层办信能力不强等问题,区纪委、监委做好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结合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明确所有检控类信访举报件全部作为问题线索,由各纪检监察室办理,理顺信访工作内部流转和查办机制。另一方面,以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增强办信办案一线人员力量,纪检监察室从4个增加到了6个,工作人员从11名增加到了30名。同时,通过技能比武、跟案学习等举措,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办信能力,培养起一批办信能手。

  要有保障“硬措施”的制度。疑难重复信访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问题解决未完全到位、沟通反馈不够充分等情况,也必须正确认识、积极改进。今年,区纪委、监委对信访举报的整个办理流程进行了再规范、再完善,建立起涵盖信访受理、调查办理、答复反馈、责任追究等全流程内控制度。特别是对于实名信访,举报人对工作程序、态度和调查处理结果的答复反馈有不满意项,查办单位要进行再分析、再调查后再答复,由此实现信访反馈满意率达100%。

  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化解,进一步夯实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基层基础,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下一步,我们将以“清廉萧山”建设为指引,继续有力查纠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 史健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