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好国企才能发展好

2020年04月03日 14:13:47 来源: 作者: 庆元县国投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 赵赟

  什么是国企?

  无处不在的电——供电,开车带家人游玩时耗的油——能源,每逢佳节思念亲人时的视频通话——通讯,碗里的米饭、手里的馒头——粮储,出差坐的高铁——铁路,甚至小到一个城市的菜市场、自来水和小商品市场等,无不是国企元素。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大型国企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党的全面领导不会变,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作风建设的核心不会变。

  但是,就全国而言,国企领导人员手握巨量资金、资产、资源的处置大权,在各路不法分子的“围猎”下,“有油水的地方最容易滑倒”。有的国企负责人对作风建设不重,对法律法规不敬畏使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形同虚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利剑出鞘,国企反腐持续加码,作风篱笆越扎越紧,制度反腐从治标逐渐走向治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2019年的最后一周,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为新时代加强国企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近日,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在四届市委第七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全方位建设海晏河清的清廉丽水,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风建设,要从思想抓起。一方面,就地方国企员工而言,因历史等原因来源多样,学历、学力、年龄等参差不齐,在思想上对作风建设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同项目推进、政策处理、财务指标等具体业务相比,领导人员和员工对思想政治存在认识偏差,觉得后者是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淡化、虚化、边缘化,导致廉政意识、风险意识层层递减,最终“东窗事发”,“思想上不够重视”成了铁窗内悔过书第一条的“常客”。

  作风建设,要从细节抓起。管理层领导、中层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要在一言一行中率先垂范。一把手来的早、走的迟,那么迟到早退的员工自然见贤思齐。管理层领导在评奖评优、人事任免、重大项目资金等问题上科学公正、意见统一,那么员工执行起来就有底气。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如果业务精湛、情况清楚、大公无私,那么党的建设、公司治理、国企改革等工作就会落的更实。但如果走向反面,则钻营者、逢迎者大行其道,“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倒逼老实人“学坏”。此外,财务、考勤、请假、开会等内容是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要注意通过加强员工日常管理和财务约束,时刻调节好作风建设这根弦。

  作风建设,要从制度抓起。地方国企的制度建设需要凝聚多部门合力。就地方国企而言,党建、人事、考核、薪酬等重要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直接相关,但相关权限更多的是在组织、纪检、人事、编制、财政、国企监管等多个部门,且横跨地方党委和政府。但在操作层面,国企自身难以解决部门间的沟通成本,所以需要各部门主动关心、主动作为。在制度的学习上,要统筹各类会议,注意用好反面案例和正面典型,结合主题党日、员工会议等场合加强制度学习,着力解决不知道、不理解和装不知道、装不理解的问题。最后,在制度落实上,无原则的讲人情是制度落实的头号敌人,是作风建设这个大堤要特别留意的“蚁穴”。

  总之,国有企业只有作风好才能发展好,只要党建引领、作风过硬、治理有效,一定能行稳致远,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责任编辑: 杜玲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