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一库一册一课”推动基层办案提质增效
“一图一库一册一课”推动基层办案提质增效
2025年08月12日 16:42:50 来源: 作者: 本网记者 陈琪 通讯员 龚俊琳
“我刚转岗到乡镇纪委,对纪委办案工作不熟悉,看了《乡镇(街道)自办案件参考模板》(以下简称为《模版》)后,办案程序、办案技巧、文书制作等都一目了然,对我进入工作角色帮助特别大。”日前,金华东阳市千祥镇纪委新任纪检监察干部郭洪腾在参与办案时表示。
东阳市纪委监委着眼提高乡镇纪委办案质效,坚持守正创新、对症下药,探索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出台《模版》,并配套制订办案流程图、案例数据库、文书指导册,打造全流程精细化的办案模板,并通过专题培训全面推广,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
图片由AI生成。
构建“一站式”
办案流程图
“程序意识是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办案的基础,必须按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等法规制度明确的程序、权限开展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严格审批程序,规范业务流程。”东阳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纪委监委坚持需求导向,紧盯乡镇纪委案件查办上手难、案卷质量参差不齐等工作短板,制作精细化、全流程、规范化办案模板,着力培养办案人员纪法思维和规范意识。
按照简洁、明了、具体、直观的原则,东阳市纪委监委对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详细归集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处分执行五个阶段43项工作步骤,逐一明确程序规定、办理时限、手续要求、注意事项,形成自办案件工作全流程图,让新任乡镇纪检干部照图跟进、循线执行。如在案件审理环节,对需要报批和无需报批的案件分别列出9条和7条不同的程序步骤。
“为了提高《模板》的参考价值,我们对乡镇纪委办理的案件进行类案分析,有重点地制作模板。”东阳市纪委监委案管室负责人表示。该市纪委监委全面梳理近年来乡镇纪委自办案件,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廉洁纪律、违反工作纪律等方面案件作为首批模板制作对象,按照“一类一参考”要求,对不同类型案件分别制作谈话笔录、书证模板,明确取证重点,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满足乡镇纪委对不同类型违纪违法案件参考需求。
打造“检索式”
案例规范库
“案件质量是执纪执法工作的‘生命线’,集中体现着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必须‘一把尺子量到底’‘防止畸轻畸重’。”东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确保精准定性量纪执法,东阳市纪委监委探索推进案例数据库建设,以大量案例为借鉴和参考,有效降低同一类别、同一情形案件量纪幅度偏差的情况出现。按照违纪违法类别,该市纪委监委归集近年来查办的典型案件,从违纪违法事实、条款、案情等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对从轻、减轻和从重、加重的考量情形予以区分,通过数据分析比对,为审查调查和审理工作定性量纪提供参考。
着眼更好发挥典型案例参考作用,该市纪委监委还进一步完善案例数据库即时查询、类案归集等功能,将其作为同类案件模板的有益补充。如,案例库支持“案由+党纪政务处分”叠加搜索,可显示近年来同类案例处分结果。目前,共归集近5年来查办的违反六大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8类典型案件128个。
汇编“教科书式”
文书模板册
“乡镇纪委在办案及制作案卷文书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政策把握不精准、操作程序欠规范、文书制作有瑕疵等问题,影响案件质量的提升。”东阳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此类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在征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上任就上手”的要求,开展“教科书式”“可检索式”“精细化”的实用模板制作。
结合《浙江省审理流程及文书规范》《金华市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履职指导手册》等指导性文书,出台《东阳市乡镇(街道)自办案件文书手册》,制作包含案件初核、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处分决定等5大类13项常用规范文书模板,明确违纪违法事实撰写、定性表述、条例选择等文书撰写要求,并对文书字体、字号、排版、归档等细节进行了规范,着力提升基层办案的文书规范化制作水平。
此外,东阳市纪委监委严格按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及评分细则》,从线索承办到案卷归档过程中所有的谈话笔录、请示报告、书证参考、工作方案等标准化格式,并以完整案卷形式呈现,便于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对照参考、理清思路、查漏补缺。
探索“交互式”
学习大课堂
“从乡镇纪委办案情况来看,通过制作文书模板、组织以案代训、开展交叉评查等方式,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纪法意识、证据意识、规范意识明显增强,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提升了办案质量。”东阳市纪委监委第三协作组组长表示。
东阳市纪委监委运用多种方式全面推广使用乡镇(街道)自办案件参考模板,通过打造“廉韵东阳·清风讲堂”交流平台,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模板专题学习,采取“办案人主讲+分析研讨+模拟谈话+复盘点评”等方式,固定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问题研讨、案例分析、模拟谈话等,讲课人员由案管、审理、纪检监察室以及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担任,要求讲深讲透同类案件查办技巧,激发自我学习动能,实现通过一个模板学会查办一类案件的效果。今年以来,开展“清风讲堂”7期,组织办案人主讲4次,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持续“充电提能”;借助乡镇片区协作办案机制,通过“一对一帮带”“面对面培训”等方式,指导运用模板办案;每季度组织开展办案业务知识竞赛或考试考评,检验广大干部学习情况,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同时,东阳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协审案件月末交叉评查指导制度,每月末组织镇乡街道纪(工)委、派驻机构干部参与协审案件交叉评查,通过实战演训、交叉互检、即时答疑,一对一互动指导,实打实开展以案代训,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审理业务能力快速提升。
“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体现在案件办理的高质量上,要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确保每个案件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东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强化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为重点,聚焦推动“一图一库一册一课”执行到位,建立案例动态更新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刚性,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专家点评
为基层监督装上“规范引擎”
乡镇纪委办案质效关乎基层监督权威。东阳市纪委监委创新构建乡镇办案“一图一库一册一课”全链条赋能体系,以规范化流程图厘清程序边界,以类案数据库统一量纪标尺,以标准化文书确立操作规范,以交互式实战课加速经验转化。东阳市纪委监委创新实践的核心价值在于将零散经验升华为结构化知识,推动个体能力向组织效能转化,为基层监督打造“规范引擎”注入规范动能。面向深化,需着力两重进阶:防模板依赖,强化个案研判能力培养;抓动态迭代,建立规范标准,随新规新案动态更新机制。总之,唯有以标准化筑牢根基,以能动性激发创新,方使基层办案质效持续提升。
(浙江大学纪检监察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皇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