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能人熊永军
“打虎”能人熊永军
2018年03月30日 15:33:38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朱诗意 通讯员 陈晨
舟山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熊永军获得2017年浙江省最美公务员称号。
案子来了,调谁?
熊永军!
就是这个名字,在舟山市纪委,每次上级要抽调办案人员时,就会出现。据说是个办案高手,打虎能人;据说曾三次荣立三等功,还是浙江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最美公务员。
乍暖还寒时节,记者与他面对面。
功夫在诗外
“查案子特别讲求团队协作,这都是大家一起的努力。”舟山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熊永军,1米8的个子,帅气、腼腆,带着亲和的微笑。与“打虎壮汉”形象相去甚远的他,到底是怎么拿下一个个案子的?
记者追问下,他讲起了一次办案经历……
2012年12月底,刚从检察院进入纪委3个月的熊永军,就接到了上级纪委抽调的命令,参与某重要贪腐案的外围调查。
“我们分组了解案情,全面梳理已掌握的问题线索。”一番准备后,按上级部署,熊永军承担其中一个谈话组的组长一职,对行贿人进行谈话。
在谈话中,有位与该领导有密切关系、拥有当地最大商场的女老板非常不配合,无论谈话人员如何引导,一个多月过去了,她就是不肯开口。
“你去试试。”领导对熊永军说。
熊永军没有急着谈,而是先做了大量的功课。“谈话没那么简单,你如何让人家如实交代?必须先对他(她)有全面的了解,要具体分析他的成长过程和心理状态,要对‘症’去谈!”
梳理了这位女老板的人生履历,再翻阅了她所有的资料,熊永军有了自己的判断:“她从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步步奋斗成商场老板,现在已经50多岁了,说明她是很拼的一个人,而且她与家人关系非常不好,‘亲情牌’肯定没用。”
制定了谈话策略,熊永军从“奋斗经历”这个角度出发,与这位女老板开始“交流”。
“我一直认为,有了‘交流’才有‘交心’,有了‘交心’才有‘交代’,不要一开始就居高临下地进行谈话,而要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去判断他最在乎的是什么。”
最终,这位女老板如实交代了她与该领导之间的钱权交易事实。
“谈话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你要有准备地谈,有针对性地谈,当被谈话人的某个重要命脉被你抓住时,就能攻破。”熊永军告诉记者。
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2013年10月,熊永军再次被上级纪委点名抽调,为立案调查某省部级领导干部开展前期工作。
当时,能够固定下来的证据非常少,案件陷于迷雾。经过数日的排摸,他们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该领导干部曾授意某老板送了几笔钱给一位女子。
要找到这个关键人物!找到这几笔钱的证据!熊永军他们立即行动起来。
“这个人还是个演员,还演过一些作品,网上还有视频,应该不难找!”然而,当熊永军将这个名字输入公安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时,跳出来的所有同名同姓的人,与网上视频中显示的那个人,都不是同一个人。
这是个假名字!网上的信息也都是假的!
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千万不能断了。熊永军想到了个办法,他上百度百科,找到了这个女子的信息,虽然信息是假的,但是他通过发这条信息的邮箱,查到了这个邮箱注册的IP地址。
“地址指向B市的一个小区。”熊永军他们连忙赶赴B市,直奔这个小区,找到了这套房子。这是个出租房,当时的租客并不是他们要找的人,他们也不认识这个人。
眼看着线索又要断了,熊永军不放弃,他找到了房东,要来了承租过这个房子的所有房客信息,再一条条对比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排查可疑人员。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女子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并获知她近期内将回到这个小区。
“我还记得,那天下着大雪,我们几个人凌晨就守在那幢楼房下,冻得哆嗦,但是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就怕错过了这个机会。”熊永军说。
最终,这个女子如实交代了她曾收到过那位老板给她的几笔钱,这也成为了能够成功立案的重要证据之一。
要对得起这份职责
6年来,熊永军查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大案要案,除了查案的艰辛,还要面对威胁和诱惑。
一次,在负责医疗系统一名处级干部纪律审查过程中,他先后两次接到陌生电话:“你老婆也是医疗系统的,我们大家行个方便,手下留情,互相都不要为难。”
但这种带有威胁性质的电话并没打乱他的工作节奏,熊永军一面将这个情况向领导进行汇报,一面坚定不移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最终,审查对象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经常会有人来打听我们的信息。”熊永军对记者说,“但我觉得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份职责,不能怕威胁,更不能被诱惑。”
在某次案件审查过程中,他带队赴宁波一家涉案企业取证,取证结束后,该企业老板拿出几个手提袋说:“这是我们公司的纪念币,不值钱,你们来,没什么好东西,每人一套留作纪念。”
熊永军当即严肃制止了该企业老板的行为,这种行为不止违纪,可能涉嫌犯罪,该企业老板最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书面说明,并作了保证。
常年辗转在外办案,熊永军说自己很感谢家人的付出,由于工作强度高、节奏快,有时只能两三个月回家探望一趟,每次停留也就几天的时间。
他第一次被抽调时,儿子才只有10个月。“当时心里有些担心,但也没跟组织说,我觉得当纪检干部就要有担当,要勇于克服困难。”
有一次,熊永军办案途中回来,儿子刚刚学说话。他一进门,就听见儿子脆生生地喊了声“叔叔”。
“我当时就气笑了,赶紧纠正他。”说起这件事,熊永军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连同他的奉献精神,感染了周围的同事们。
多年的办案经历,熊永军深知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善于总结的他,也经常与同事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现在我们正进行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市监察委成立后,关于留置措施的使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从案件审查实际出发,查找依据,在市监察委成立当月就对一名审查对象采取了舟山市第一例留置措施。”熊永军说,“希望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我们都能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