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三种用人模式

2018年12月24日 14:11:57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杨波

  齐桓公“化敌为友”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公元前685年至643年在位,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他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与杰出的政治家管仲的辅佐分不开。但是先前管仲曾是齐桓公的政敌,差一点致齐桓公于死地。管仲曾是齐桓公的竞争对手公子纠的心腹,在一次偷袭中,他射中了齐桓公的腰带,险些要了齐桓公的命。

  齐桓公即位以后,要封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极力推荐管仲。他对齐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齐桓公也知道管仲是旷世奇才,又见鲍叔牙竭诚推荐,于是决定捐弃前嫌,重用管仲。为了能让管仲回国,齐桓公派人对鲁国国君说,杀掉公子纠,缚送管仲回国,以报一箭之仇。若不应允,即兴兵伐鲁。鲁国弱小,只得照办,杀了公子纠,把管仲捆绑起来,装入囚车,送回齐国。管仲自以为必死无疑,他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大义凛然,泰然处之。哪知当他被押进宫廷时,齐桓公快步走下座位,亲自为他松绑,当即拜他为宰相。齐桓公的这一举动使管仲深受感动,从此他尽心辅佐齐桓公,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结果齐国大治,国力大增。管仲又建议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存邢救卫,九合诸侯,最后终于称霸天下,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首。

  楚庄王“惩恶扬善”

  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公元前613年至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初即位,大权旁落,为了自保,以待时机,庄王佯装沉迷酒色,同时暗中观察,对人才之善恶贤愚,了然于胸。

  《史记·楚世家》记载: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悦。楚庄王听政伊始,便能杀数百恶人,进数百善人,显示了他对善恶贤愚的明察和励精图治、大展宏图的魄力。

  “惩恶扬善”的用人模式,更多地出现在朝代更替的时候。新的政权为了稳住政局,巩固新生政权,大多要对前一朝进行清算,特别是对那些民愤大、臭名昭著的贪官污吏进行清理,以树立新政权的威信。与此同时,也进升一些民望好、品行端正的清正之士担任官职,以充实新生政权的队伍。

  燕昭王“引进人才”

  燕昭王,战国时燕国的国君,公元前311年至279年在位,在位32年。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弱,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即位之初,便发誓报仇,“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燕昭王对他的手下郭隗说:“齐国趁着我的国家动乱袭击攻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小力少,不足以报复齐国。但如果能得到贤能的人才一同治理国家,洗雪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心愿。先生见到这样的人才,我愿意亲身侍奉他。”郭隗说:“大王如果一定要招揽人才,就先从我开始吧。那些比我贤能的人,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投奔您的。”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六岁。”燕昭王招揽各国才俊,乐毅来自魏国,邹衍来自齐国,剧辛来自赵国,各国有用人才纷纷来到燕国,在短短28年间,燕国便由弱变强,大败齐军,陷齐国七十余城,足见“引进人才”的威力。

  “引进人才”的用人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得到很好的应用。这种开放地包容地不拘一格地吸纳各国各地人才,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一个政权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强盛的态势。

  治国之要,用人为本。只有不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真正地欣赏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天下忠士才能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

  (来源:《学习时报》,有删减)

责任编辑: 史健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