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主体责任考到村社

2017年07月11日 13:16:14 来源: 作者: 本刊记者 杜玲玲 通讯员 丽清风

  在丽水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一个约2米高的文件柜,里面一沓沓整整齐齐地放置着两年来该市9个县(市、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4 家市直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的成绩单。

  在从事多年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的胡建峰看来,这些成绩单和以往有着极大的不同。按照以往的考法,主体责任考核往往是以考“一把手”和班子领导为主要导向的,而这份成绩单却并非如此,村干部甚至都能影响当地考核对象的整体成绩。

  究竟怎么回事?改变源于2015年。

  通过多方调研,丽水市纪委发现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上普遍存在层层递减问题,如何解决?该市打破固有考核方式,创新采取“专项抽查”模式:在县(市、区)抽查三分之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并延伸抽查其分管联系的县(市、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的三分之一科级干部。每个乡镇(街道)还需走访多个行政村,与三分之一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面谈。

  “这意味着,各地得分不仅取决于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他们分管的部门、乡镇(街道),甚至行政村中被访者的表现,也将影响最终结果。”丽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方向说。

  对于这次特殊的考试,丽水市莲都区常务副区长王世强仍记忆犹新。“这次考核是市委书记带队,市委组织协调的,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区年终考评,压力很大。”王世强说。

  随机抽查是本次考核的一大特点。“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临时提问,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体现日常工作和落实情况。”胡建峰告诉记者,王世强等党政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是考核组“随机抽查”的重中之重。考核组在认真审阅县(市、区)党委和市直单位党委(党组)的自查报告和自评表后,随机确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审阅其本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报告,与本人面对面访谈考评,全面了解落实“一岗双责”情况。

  “年初,区委将主体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区领导、各牵头单位,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责任分工报告书》《牵头任务函告书》和《落实责任建议书》,明确责任清单,这为我们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参考,工作起来有的放矢。”回答完考核组的问题后,王世强并未感到轻松,因为这只是考核的第一步,下属单位和乡镇的考评情况也会影响到全区的主体责任成绩。

  为了印证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情况,考核组开展“延伸抽查”——分别抽查该区的1个乡镇(街道)和1个区直部门。与此同时,每个乡镇(街道)还要至少走访2个行政村的两委主要负责人,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农村基层“最后一公里”的贯彻落实情况。

  正当王世强思考会抽取哪个部门和乡镇时,考核组已兵分两组分别对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丽新畲族乡进行随机抽查。

  “考核人员问的问题很深入,如果平时没做好工作,还真得回答不上来。” 丽新畲族乡一位“考生”说。考核人员从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工作实不实、掌握分管系统和干部党风廉政情况准不准、执行八项规定精神严不严等方面,进行口头询问。除此之外,还重点对会议记录、学习记录进行了认真检查。

  考核绝不走过场。这次专项抽查的内容以百分制折合纳入县(市、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分中,共占30%。抽查结果还作为市纪委组织对下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评议的重要依据。各地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检查和评议意见反馈后,按要求各地1个月内要制定整改方案,三个月内上报整改结果,整改情况还将作为下一年度主体责任检查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丽水已有800余人参与了专项抽查,且成绩呈现逐年向好趋势。

  “专项抽查覆盖县、乡、村三级,将随机抽查、延伸抽查相结合,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压力传导到基层一线。”方向说,这种新方法突出了对班子成员落实“主抓直管”、“双岗双责”情况的考评,以点带面,层层剥茧,直指问题,直至基层,进一步形成了落实主体责任的整体合力。

  

  丽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方向: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检查考核,是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年一度的全面“政治体检”。体检越精准,效果越明显。采取“三个三分之一”专项抽查模式,好比在运用中医“望闻问切”手法进行整体把脉基础上,采用西医手段对班子、中层、基层进行CT分层扫描,全方位分析被检查单位的政治生态,精确作出“诊断”,精准开出“良方”。

  从丽水实践来看,这种模式相当于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成为“考生”,检查由虚入实、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压力被逐级传导到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被丽水干部群众称为史上最严“廉政大考”。运用这种模式,核心是要推动主体责任考评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考纪委向考党委、考“一把手”向考全体党员干部、背对背考综合资料向面对面考个体履职转变。

  


责任编辑: 蔡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