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乡镇组团化 派驻综合化
苍南:乡镇组团化 派驻综合化
2024年01月08日 14:36:57 来源: 《反腐败导刊》杂志 记者 作者: 何红伟 通讯员 黄志童
苍南县纪委监委深入社区村居察民情、听民意,着力破解基层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干部作风不实等问题。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马站镇中魁村村民议事厅开展“廉情座谈会”,向村民了解相关情况。张冬冬 摄
“我新加入纪检监察队伍,很多业务知识还停留在理论上,在实打实开展监督执纪方面使不上劲。”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纪委“90后”干部吴洁的话,说出了不少年轻纪检监察干部的心里话。纪检监察工作专业性强,同时还要深入了解相关行业业务,该县纪委监委通过“乡镇组团化派驻综合化”方式,将年轻干部充实到派驻机构任职,与职能单位业务紧密结合,实现年轻干部的快速成长。
苍南县作为我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正处在大发展阶段,社情民意复杂,涉纪信访量大,纪检监察工作面临巨大的现实压力。为有效解决纪检监察干部少与监督面广点多之间的矛盾,培养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提高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监督执纪质效,该县纪委监委经过三年多改革实践,创新打造“乡镇组团化派驻综合化”的监督执纪新模式,呈现出派驻机构及乡镇纪委“办案能力更强、政治监督更准、综合效果更好、支撑保障更足”的积极效应。
协作统筹
推动监督力量“攥指成拳”
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往往存在人员流动快的现实问题,这导致乡镇纪委针对某项监督工作付出的成本高、见效慢。该县望里镇纪检干部林涵告诉记者,此前在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监督工作时,她发现学校食堂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但碍于乡邻关系,她在监督时束手束脚,又苦于没有外乡同事接手。
2020年1月,苍南县推出“乡镇组团化派驻综合化”监督执纪新模式,将全县18个乡镇划分为6个片区,由6个纪检监察室分别联系和统筹协调,组团作战、联合办案,有效发挥1+1>2的叠加效应;在派驻机构方面则取消单独派驻,实行综合派驻,由6个综合派驻组对77个单位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与此同时,6个片区和6个综合派驻组密切配合,深化片区协作理念,让乡镇纪委、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室在执纪监督中,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斗争意识更强,队伍管理更优。
林涵所在乡镇被划分的片区,由宜山镇、钱库镇、望里镇三个乡镇组成。在新监督执纪模式支持下,林涵将该问题向负责该片区的第五纪检监察室进行反馈,通过乡镇交叉督查的方式有效避免了人情干扰,守护学生阳光用餐。在后续执纪监督中,各片区乡镇纪委普遍采取交叉检查方式,持续跟进检查,实现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回头督查的监督闭环。
为推动乡镇组团化高效运行,该县各纪检监察室从信访处置角度强化把关指导,统筹协调,通过建立信访件事前研判、事后会商机制,及时剔除业务外件,对信访核查处置不细不透不严的予以强制退查。该县纪委监委以片区为单位,每季度召开乡镇纪委监督执纪联合研判会,明确乡镇纪委问题线索处置均需提交对口联系纪检监察室审核,让乡镇纪委监督发力更准,有的放矢。2023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共研判剔除业务外件57件,退查了包括派驻机构承办件在内的信访件6件,让有限的乡镇、派驻纪检监察力量发挥更大力量。
多措并举
锻造精干有力纪检监察铁军
监督执纪新模式成型对监督力量进行了系统性重塑,可如何保证新模式持续有效,成为该县纪委监委亟须解决的问题。
“要想发挥监督执纪新模式的力量,关键在人。”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职责精准划分、定制业务培训和配强部门力量等方式,切实提高乡镇基层、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建强基层及派驻机构纪检监察队伍。
“与纪检监察室相比,派驻机构就像深入职能部门和实际业务的触手、探头,科学划分不同部门的不同职责,才能保证监督执纪成效。”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找准监督重点,该县由派驻机构牵头承担各大专项监督任务,让纪检监察室集中精力办大案要案。以“2023年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为例,省纪委监委确定的“中小学校食堂采购”“电信网络诈骗”等十项专项问题治理,由该县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分头跟进监督,每半月一次将问题线索归集到县委问题线索会商会,提级研判、把向纠偏。
针对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年轻干部办案经验不足、谈话能力不强等短板弱项,该县纪委监委为他们量身定制调研课题成果展示、审查调查模拟实战演练等沉浸式培训内容。“派驻机构年轻干部如果对监督单位的业务了解不多、不深,就会出现监督‘无头绪’‘贴不进’等问题。”该县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的监督单位之一是县财政局,组长杨计建告诉记者,如果纪检监察干部对财务管理制度了解不清,对相关违纪案例不熟,极易导致监督缺乏针对性。
为此,该县纪委监委开展被监督单位“请进来”讲业务活动,每月邀请2-3家被监督单位业务骨干前来授课,扭转派驻工作中的“外行监督内行”现象。与此同时,该县积极推动驻在(监督)单位增配机关纪委人员,弥补派驻机构人员紧缺带来的监督压力,目前该县已有近半国企配备专职纪委书记岗位。
系统施治
助力基层治理长效久治
近日,该县纪委监委为灵溪镇某社区书记谢某澄清正名,消除不实举报产生的不良影响。“感谢组织快速澄清问题,我心里没有负担,能够好好投入工作中了。”此前,该县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称谢某存在侵占村集体土地征用赔偿款违纪违法问题。
事关村民集体利益,该县纪委监委在初步研判后,决定启动乡镇组团化办案模式。随后,该县纪委监委成立了由委机关联系领导、联系纪检监察室和乡镇纪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由乡镇纪委充分利用属地优势,深入社区了解谢某在社区的实际表现,对其家庭经济情况、个人交往情况细致“画像”,联系片区纪检监察室利用大数据手段,对信访反映的资金流向科学分析。只用了数天时间便查清了针对谢某违纪违法信访举报失实。
针对谢某不实举报的快速澄清,不仅得益于监督执纪新模式带来的“室组地”高效配合,还源于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案件查办要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监督执纪的理念,案件查办要坚持政治、社会和纪法效果相统一。”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纪委监委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的若干要求》,先后为10名担当履职的党员干部免责,让好干部放下负担履职尽责,为基层治理勇当重任。
此外,“乡镇组团化派驻综合化”监督执纪新模式还为多方贯通协同打开了通道。该县已建立“派驻+巡察”联动协作机制,互通共享监督成果,还探索“派驻+部门”监督新路径,构建派驻监督和部门监管整体联动“大监督”格局,实现一盘棋谋划基层治理长效久治。
近年来,该县在“乡镇组团化派驻综合化”监督执纪新模式助力下,连续三年均有案件入选全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自办案件“双十大”精品案例。
专家点评
打造“乡镇组团化派驻综合化”
监督执纪新模式
派驻机构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温州市苍南县纪委监委通过积极探索和改革,成功打造了“乡镇组团化、派驻综合化”的监督执纪新模式。在组织架构上,组合乡镇形成六大片区,实现了派驻监督全覆盖;在业务保障上,重视干部培养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教育培训;在业务流程上,强化了对全流程业务的把关指导并及时开展复盘工作。
苍南县纪委监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乡镇纪委自办案件和派驻机构自办案件数量得到大幅提升,不仅有力推动了监督执纪工作向纵深发展,而且为其他地区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借鉴。未来,“乡镇组团化、派驻综合化”的监督执纪新模式可注重与其他监督方式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监督体系,进一步优化“大监督”格局。
(浙江大学纪检监察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