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书写不朽香江名句:写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

2017年06月30日 18:27: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任仲平

  6月的维多利亚港,天高海阔。站在太平山顶俯瞰,林立高楼勾勒壮丽天际,一如时光的画笔细细雕刻香港的容颜。

  20年前的7月1日零时,香港会展中心。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和紫荆花红旗徐徐升起。穿越156年岁月沧桑的香港,在亿万华夏儿女饱含热泪的注视中,回到暌违已久的祖国怀抱。这一刻,也将无数中国人的个体记忆与民族历史融为一体。那首字字泣血的《七子之歌》,终于在百年怆痛终结之时渐渐微弱。

  珠还南海。20年来,香港奏响的,始终是奋进奋发的主调。这样的旋律,与香江两岸飘扬的国旗、区旗一起,诉说着南海明珠闪亮的风采。山海之间的这片天地,明艳的紫荆花开得更加繁盛。

  光耀香江。20年来,香港写下的,仍旧是缤纷绚丽的篇章。这样的诗行,由700多万香港同胞、13亿中国人民共同执笔。海风吹拂的这片热土,在传承中成长,在蜕变中新生。

  1997到2017,香港回归20年,是“一国两制”实践获得巨大成功的20年。时间改变了香江两岸的历史进程,让香港这个饱经沧桑的游子,重新融入中华民族的整体叙事。

  “希望广大香港同胞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同心、开拓创新,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时,习近平主席如此瞩望。

  20年,新的香江故事,刚刚翻开序章。

  香港,葵涌—青衣港池,世界上最繁忙的码头之一。一艘远洋巨轮抵达,停泊入位、起卸堆摆,数小时内几千个集装箱已处理完毕。这里每天都要这样处理42000余个集装箱,寒暑交替,昼夜不息。

  对当年的殖民统治者而言,香港的百余年是“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而过去20年,祖国怀抱里的香港,终于开始了“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当历史航向充满希望的未来,香港的这20年,无疑值得浓墨书写。

  那些优势稳固提升。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纽伦港”,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枢纽与支点。作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第八大贸易体、第五大集装箱吞吐港、第四大船舶注册地,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已由1997年的1.4万亿港元增加至2016年的2.5万亿港元,年均实际增长3.2%,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6月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美国传统基金会连续23年将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在财政健康、贸易自由、金融自由等方面居全球首位。回归20年,香港的影响力竞争力不变。

  那些疑虑烟消云散。回归前也曾人心浮动,回归后大量移民出去的人却又陆续归来。为当年错判“香港将死”的预言,海外媒体写出新的文字,以“活力之都”为今日香港正名。跑马地的赛马场,每周三晚依然人声鼎沸,香港市民继续着熟悉的生活。2017年度,特区政府用于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预算为662亿元,比4年前增加55%。每年向70岁以上长者发放医疗券,进一步加大幼稚园学费减免幅度,居民男女平均寿命双双位居全球前列……回归20年,香港的活力生机不变。

  那些屈辱已然洗刷。回归前,殖民者认为,“港督的权力仅次于上帝”;回归后,香港进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香港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共创香港的光明未来。香港原有经济、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特别是法治水平一项,全球排名从1996年的60多位大幅跃升至2015年的第十一位。回归20年,香港前行的步伐不变。

  百年沧桑,廿载风雨,香港曾经历挑战与风险,仍充满机遇与希望。外国观察家也不能不承认,香港的法律地位变了,自由开放度没变。美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唐伟康也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运作良好。面对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深度发展,面对国际贸易、市场规则、资本流动的深刻变革,面对世界格局悄然改换、国际秩序深刻调整,“每当变幻时”,香港都能在中央政府支持下从容应对,在不变的繁荣中穿越风雨,在艰辛的成长中加冠而立。

责任编辑:蔡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