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质增效

2017年05月07日 09:31:1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下简称中国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近几年,中国智库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数量已逾3000家,遍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智库活动逐步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全过程,并以民间外交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其引领思想舆论、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逐渐发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智库除了不断引进发达国家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还形成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国家智库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中国智库专家直接向各级党政机关提供决策参考意见,或直接派人参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过程,或作为讨论者、执笔者直接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定和重要文件的起草,直至直接向党和国家领导人陈述意见,为中央政治局和各级党政部门集体学习提供讲解、导读等智力服务。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智库的特色和优势。

  规模宏大的智库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有人说中国智库“库多智少”,这种说法固然颇多揶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问题所在。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一些智库建设没有很好规避“运动式推进、排浪式发展”的痼疾,如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便是其重要表现;二是一些智库工作人员对智库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要素及其客观性、专业性、公正性、科学性的本质要求缺乏深刻理解;三是科研队伍尚未被有效动员和组织起来,致使一些智库成果质量平平。提质增效是当前全球智库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智库发展也不例外。为此,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明确并坚定智库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国智库建设的基本标准:具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对稳定、运作规范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具有特色鲜明、长期关注的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具有形成一定社会影响的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具有有保障、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具有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具有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具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及组织章程;具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良好条件等。

  对照这8条基本标准,当前国内多数智库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一些智库不具备自己的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研究领域以及可持续的研究成果。诚然,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智库运行平台化、网络化、社交化、论坛化的趋势日益凸显,但这些变化主要涉及智库成果的传播方式与渠道,与智库本质基本无涉。应当说,拥有自己的专业化成果,以此作为主要特征来“扬名立万”,并据以区别于他人,这是智库的本质规定。从这一规定出发,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智库应将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以及同政策研究对接作为主要方向。

  理解和满足现代智库的本质要求

  独立性、建设性、人力资本密集和社会影响力较大,是现代智库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智库提质增效的基本价值取向。

  所谓独立性,绝非独立于党和国家的利益,而是独立于各种利益集团和非科学的信息来源,尤其是与利益集团的“游说团”严格划清界限。在实践中,独立性是指智库不是各级政府及其机构内设的政策研究室,也不是它们的宣传部门;智库秉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的知识、准确的信息和多种选择可能,帮助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惟其独立,智库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考验的研究与判断。

  所谓建设性,是指智库研究不能满足于发现问题,也不能以批判现实、发牢骚为能事,而应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智库应将深厚的学术积淀与缜密的政策设计密切联系起来。做到这一点,需要智库研究人员不仅是精通学术理论的行家里手,而且是深谙世情、国情的“智者”,还是精明的管理者。智库研究应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基础,以科学理论和现代方法为依据,掌握详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用简洁易懂的方式说话。

  所谓人力资本密集,是指智库研究人员应当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世界排名靠前的著名智库均不以人数取胜,多数智库机构仅有十几名或几十名研究人员,但这些机构汇聚的都是各界高手。就经济领域而言,其中不乏大牌经济学家,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卸任后便受聘于全球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吸引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加盟,是中国智库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抓手。

  所谓社会影响力,至少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决策影响力,即能够影响决策者;二是舆论影响力,即能够引领思想舆论和社会潮流;三是学术影响力,即对理论界和理论研究产生导向性影响;四是国际影响力,即能够掌握国际话语权。智库的根本追求是产生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独立性、建设性和人力资本密集基础上的;失去了这些,智库的影响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国智库应深刻理解和体现现代智库的这些基本特征。

  为智库研究提供坚实学术支撑

  提高中国智库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必须广泛动员我国的优秀科研力量,使之成为提高智库成果质量的强大学术支撑。这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学术研究与智库运作的各自特点、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学术研究与智库运作的有效沟通机制。

  学术研究与智库运作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功能区别:其一,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炼学理、观点和理念;而智库运作的要义是运用已有的学理、观点和理念解释现实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其二,学术研究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较强,在相当程度上为学者个人志趣所左右;而智库有明确的目的和效率指向,要求汇聚各方专家、动员各种资源、平衡多方观点并形成共识,体现的是机构组织的共同看法。其三,学术研究追求的是“十年磨一剑”,讲究厚积薄发;而智库运作要求及时、迅速作出反应,最忌延误时机。其四,对学术成果优劣的判别,依据在于观点和理论的自洽性、原创性;而智库成果的判定标准在于是否在国家政策中得到体现,是否被相关领导和部门关注,是否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其五,学术发展的过程高度依赖“养士”机制,而智库的运行重在“用士”。既然学术研究与智库的功能与运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别,就需要有适当的体制机制安排来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在智库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智库与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前者可以保证智库研究的正确方向与敏锐性,后者则可以保证智库研究的质量、内容、深度及可持续性。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学者兼职等一系列现行制度作出调整。

  (作者为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责任编辑:吴凌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