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应有“三要素”

2016年12月20日 10:21:4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学良

  当前高校的思政类课程到底受不受欢迎?若是看平时课堂,确实有很多学生抱怨课程“枯燥乏味”“说教性太强”;但去看考研辅导班,思政类课程班却一个个都是爆满。


  值得深思的是,那些看似受欢迎的“思政辅导班”,学生去上课的核心动力是要考研得高分,而老师在这些班里的授课内容,往往也是围绕着“知识点”“得分技巧”来展开的。这样的“应试班”,显然很难跟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画等号。


  笔者不由得回想起今年上半年采访过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易教授。她属于那种能让常规的思政类课程场场爆满,无一人迟到的老师。


  与上过王易老师课程的同学们交流,笔者发现,王老师的课,能给学生们带来强烈的认同感——甚至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很深的同学,也能产生这种认同感,这是其他很多思政类课程达不到的效果。这种认同,一方面来自于王老师课堂上平等、开放的氛围,鼓励学生们针对课上每一个观点,充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强行灌输课本上的提法。当然,王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能让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让大家充分信服她,不至于让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绪把讨论的性质带“跑偏”。


  更为难得的是,由于自身研究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国伦理思想史等等,王易老师在上课时,总能信手拈来地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由于学生们天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这种结合也使她的思政课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上过王易老师课程的学生,会感觉王老师的每节课“都像一堂讲座”。实际上,王老师也正是按照这种“讲座化”的节奏,把课程分解开来,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更精彩。经过反复试验,她还总结出了一个关于好讲座的“三要素”:新内容、注意力、抓主线。


  王易老师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听思想政治理论类的课程,往往是因为思政类的课程没给学生带来新东西。他们会觉得,自己小学就在学这个,初中也在学这个,高中继续学这个,怎么到了大学,一翻开教材还是这个?学不到新东西,学生肯定没兴趣。而王易每次在课堂上带来的“新”的内容,不一定是新知识,还有新理论、新概念……哪怕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东西,老师能有新的表达、新的解读、新的切入问题的角度,都会让学生们有收获感。


  “注意力”则是更多体现在一次讲座的“节奏把控”。心理学的实验数据显示,人单次维持注意力普遍也就是在10分钟到20分钟之间。王易在课程安排上,也会在10分钟~20分钟之后,就停下来讲个故事、举个例子来调剂一下。当然,所有的故事和案例,都是王易老师精心准备的紧扣主题的内容。


  而所谓“抓主线”,则是强调不要让思政课变成一个“段子满天飞”的课程。“讲故事”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但时刻提点起本堂课的主题、主线,才能让学生们更专注于课堂本身的内容,而不是被故事和案例牵着走。王易老师尤其强调的是:老师一定要在乎自己这个身份,不能在课上讲什么乱七八糟的段子,应该传达一种更正面,正能量的东西。


  回顾一下王老师提出的新内容、注意力、抓主线的“三要素”,与习总书记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提法,有颇多吻合之处,可见王老师的课程能如此受学生欢迎,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责任编辑:贾歆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