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全国众创空间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16年12月07日 09:59:3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志阳


  图为青年工程师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蒜泥创客空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图为在北大中电石家庄科技园众创空间,青年创客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新华社发 张震摄

  发展众创空间,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力抓手,是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创业带动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全面认识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现状、科学认识存在的主要难题,是当下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报告对于全国众创空间发展进行了详尽的梳理,总结了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区域众创空间发展的显著集群特征,提出了未来我国进一步完善发展众创空间的对策建议。

  一、全国众创空间发展迈入新阶段

  1.整体呈现加速度发展

  早在2015年之前,在北京、深圳、武汉、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开始涌现出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天使汇、亚杰商会、联想之星、创业家等近百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各具特色,产生了不少创新创业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服务、新文化,集聚融合各种创新创业要素,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科技服务业的一支重要新兴力量。这些新型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具有鲜明的特点,被称之为众创空间。

  2015年之后,在国家双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众创空间发展从无到有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9月,中国已有众创空间3155家,成为全球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先后三批,数量达到1337家,占全国众创空间数量的42.4%,增速分别达167%、131%。我国创客空间发展与全国双创活动一样正迈入新阶段。

  2.区域分布不均衡

  全国众创空间发展十分不平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能级:第一能级众创空间的分布数量在200家以上,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市。其中,北京市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丰富的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成为我国众创空间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城市,上海、重庆、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市也列居前位。第二能级众创空间的分布数量在100家到200家之间,包括江苏、河北、辽宁、福建等省。第三能级分布数量在50家到100家之间,包括陕西、天津、湖北、内蒙古、云南、吉林、甘肃、湖南等省市自治区。第四能级分布数量在50家以下,包括安徽、江西、贵州、青海、宁夏等省和自治区。从空间密度看,上海市众创空间分布密度最高,每万平方公里有将近470家,在全国所有省市中遥遥领先。北京市密度位居全国第二,单位面积拥有258.4家。此外,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众创空间面积密度也位居前列。

  3.运营模式多元化

  随着近年来众创空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创新创业服务作为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开始逐步凸显。众创空间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公司注册、法律咨询、财务服务、人力资源、媒体推广、创业培训、融资服务、举办沙龙、创业大赛等,众创空间服务开放式、全方位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综合众创空间提供的服务,我国现有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1)产业服务型(包括投资驱动型、培训辅导型、活动聚合型、媒体推广型),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提供单一方面的创业服务来获取利润。如联想之星、创新工场侧重投资服务;清华X-lab,柴火创客空间等侧重培训辅导;车库咖啡等侧重活动聚合;黑马会侧重媒体推广等。

  (2)地产思维型,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出让工位和共享办公空间及设备来获取利润,类似We Work模式。例如:SOHO 3Q、优客工场(Ur Work)等。

  (3)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其特点是打造完整的创业服务体系,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例如:创业公社。

  依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众创空间是创业培训型、地产思维型和投资驱动型,综合生态体系型和媒体推广型数量较少。

责任编辑:张丽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