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国的喜和忧

中国电商发展观察报告
2016年11月10日 17:04:27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敏、王攀、郭宇靖、高亢

  编者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已成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假货现象、诚信危机、规范缺失、税收争议等不仅困扰着这个行业,给其蓬勃发展带来一些隐忧。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之际,尤其需要高品质的电商。人们期望它能致力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

  第八个“双11”活动如约而来。从电商平台到电商企业,从生产上下游到仓储管理,从物流运输到货币支付,一场跨领域、多产业链的商业大战再度揭幕。

  “双11”是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我国社会零售品消费市场“电商化”比重首度超过10%;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1.8万亿元,连续5年年均增长超过35%。虽然电子商务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电商从交易额、增长率、占社会总零售额比例等方面均快速发展,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电商大国。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假货、低价、税收、诚信、监管等问题,开始逐渐困扰行业发展。

  迅速成长的电商行业,如何步入品质发展的良性轨道?中国电商市场秩序目前怎样?新华社记者分别赴北京、浙江、广东、河北、山东等多地调研,广泛走访电商平台、制造与零售业企业、消费者与专家学者,发回电商大国的观察报告。

  电商步入“品质提升”关键期——这张不断拓展的电商大网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迎来行业发展的“拐点”

  11月10日10时,遍布中国60多个城市的家乐福超市将同时启动这家跨国零售巨头首次大规模“双11”促销行动。在之后的36个小时内,所有这些卖场不仅通宵营业,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现场和网络购物方式以最低5折起的价格订购23大类商品。

  让家乐福做如此改变的,是中国如火如荼的电商市场。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这家跨国巨头在华运行电商业务的城市将从4个增加到7个。

  这段时间,从淘宝到京东,从唯品会到苏宁,中国主要电商平台和数以万计的品牌企业、零售机构都已经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做好了新一轮网购大战的准备。

责任编辑:安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