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控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带动1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

2016年10月25日 11:17:5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汪波 郭舒然 吴勇

  库布其沙漠植树现场,人们正往沙漠里运送树苗。资料图片

  10月22日,张喜旺匆匆忙忙到北京领了一个生态保护奖项,隔着车窗瞅了几眼天安门广场,又赶回库布其沙漠。“树比天大”——这已经成了他的潜意识:家乡还等着种树呢。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距北京正西侧直线距离800公里,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十几年前,这个中国第七大沙漠的沙尘一夜之间就能刮到北京城。没有植被、没有通讯、没有出路,沙尘肆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饱受沙害之苦。

  漫漫黄沙里的苦日子,张喜旺看不到尽头,直到他第一次见到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

  那是2003年,王文彪来到杭锦旗独贵塔拉镇解放村,当着众乡亲的面,讲述了他绿化库布其沙漠的梦想,并宣布以每天80元的报酬招收植树工人。

  张喜旺说,那个时候觉得王文彪异想天开,只会让钞票白白打了水漂。

  不过,“一天能有80元钱的收入总是好的”,张喜旺和乡亲们一起开始种树。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沙丘真的变了颜色,原来一年下不了几滴雨,现在到了夏天,十几、二十天就有一场雨,一年能下十几场雨。张喜旺们也挣了票子,住进新房,开始过上称心日子。

  在库布其治沙28年来,亿利集团将企业自身发展与防治沙漠化、区域扶贫开发相结合,修建穿沙公路、植树绿化沙漠、实施生态移民、发展沙漠产业,探索出了政府政策性扶持、企业商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沙区精准扶贫之路。

  如今的库布其,在各级政府和亿利集团的带动下,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得到治理控制,300多亿元的沙漠生态经济产业展现生机,1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年人均收入由1990年的不足400元增至2015年的1.4万多元。

  筑 路

  “剖开沙漠,修一条生命线!”

  沿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穿沙公路一直南行,两侧沙坡上,树苗随风轻曳,远处起伏的沙丘层层叠叠,浪花般绽开。

  前行不久,沙丘消失,视线豁然开朗,两边是被沙柳、胡杨等植物覆盖着的沙地,深深浅浅地延伸到目光尽头。间或点缀着如镜面一般大小不一的湖泊,引人遐想。

  过了巴音乌素收费站,即可抵达古老的盐湖。这里产盐历史悠久,古称青涟盐泽,当地人称其为“银色之湖”。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筹集资金在这里建设盐场,成为当地重要的收入来源。

  这个盐场,也是亿利集团的前身。

  1988年5月8日,王文彪从杭锦旗政府办公室调至杭锦盐场担任厂长。上任那天,沙漠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送他的北京212吉普车在距盐场不到100米的地方陷进沙堆,“轰的一声就抛锚了”。

  彼时,盐湖四周黄沙茫茫,连盐场的一些生产设备也被沙丘埋得只剩半截身子。王文彪心急如焚,若再不想法子改变,家乡父老赖以生存的盐场就会被黄沙吞噬。

  王文彪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从每吨盐的销售收入中提出5元钱用于治理沙漠,并组建了一支由27人组成的林工队,开始在盐场周边植树固沙。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盐场扭亏为盈,年产量已达50万吨。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盐场大部分产品需要通过天津港销往国外,因库布其沙漠阻挡,原本60多公里的直线运输距离,需绕行330多公里才能到火车站,每年光运输成本就要增加1500万至2000万元,消耗掉盐场大部分的利润。遇到沙暴天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量的盐和芒硝、天然碱等化工原料在场里堆积如山。

  “必须剖开沙漠,修一条生命线!”这是王文彪的心愿,又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心愿。

  在盐场东北方向50多公里开外的杭锦旗独贵塔拉镇,蒙古族小伙孟克达来多年来也在朝思暮想:早日拥有一条通往外界的“生命之路”。

  22年前,孟克达来的父亲患急性阑尾炎在镇上看病,因舍不得花钱,连麻醉药都没用。切开之后,医生发现病情严重,不敢手术,连忙缝合。是哥哥骑着骆驼陪父亲穿过茫茫大漠,渡过黄河,到五原县城做的手术,一去就是十几天。

  “那时我才十几岁,在家焦急地等啊,每天都爬到沙丘上看着远方,希望能看到父亲和哥哥回家的身影……那时我就想,要是能有一条路通到外面的世界该多好!”提起往事,这位38岁的蒙古族汉子仍不禁潸然泪下。

  1997年6月16日,在杭锦旗政府和亿利集团多方筹措下,库布其穿沙公路动工,一场人沙大战就此打响。1000多人组成的筑路大军,在13万杭锦旗父老乡亲“小米加步枪”式的支援下,分三路开进沙漠,穿沙线上彩旗猎猎。“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睡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这首流传至今的顺口溜,是当年修路艰辛的真实写照。

  历时两年半,65公里长的第一条穿沙公路终于建成。亘古沙山再也挡不住外面的世界。

  虽然大漠通途是孟克达来打小的梦想,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好一阵子我还觉得像在梦里,幸福来得太突然。”

  孟克达来如今在独贵塔拉镇上开着“大漠人家”饭店,还购置了越野车从事沙漠旅游,生意红火,年收入30多万元。

  “治沙扶贫也是水到渠成。最初我们并没有这样的主动意识,只是想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周边群众和我们面临的共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沙漠,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如何通过发展产业来让企业和乡亲们共同致富。”王文彪坦言。

责任编辑:楼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