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如何实现?

2016年10月15日 10:00:04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对“十三五”期间加速破除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进一步健全配套政策体系作出部署要求,并明确提出,“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关键的看点有哪些?记者结合方案进行了梳理,并采访了专家学者。

  看点一:三管齐下拓宽落户通道 放开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方案看点】方案中,对于进一步拓宽落户通道作出了明确规定:

  ——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方案明确提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

  ——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方案要求,户籍人口比重低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指标控制,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调整完善大中城市落户政策。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大城市落户条件中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不得超过5年,中等城市不得超过3年。

  【专家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方案进一步拓宽了落户通道,放开放宽了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这有助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的地方,外来人口远多于本地人口,但外来人口长期面临‘落户难’。方案对于外来人口落户城市、融入城市提供了利好,也有助于将流动人口转化为本地人口,更好地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郑风田说,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也要注意实行分类管理,明确不同的要求,以便于城镇均衡发展。方案中明确,调整完善超大、特大城市以及大中城市落户政策,类似于“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以及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等规定,均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看点二:“十大配套政策”推动进城 提升城镇户口“含金量”

  【方案看点】为了更好地推动进城落户的实现,方案中还明确了十个方面的配套政策。

  其中,明确提出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补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制度。

责任编辑:马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