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教育任务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

上海:用好红色资源 补好精神之钙

2016年07月27日 07: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玲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缅怀革命先辈,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一名中共党员在一大会址写下留言……

  这个7月,中共一大会址每天迎来数千名参观者,参观留言短短两周已达1332条。在上海,包括一大会址在内的近400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红色基地,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红日破晓,开天辟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从此,铁锤和镰刀的党旗伴随风雨近百年……”7月1日上午,一场“党的摇篮,伟大开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诗文诵读会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等经典名篇以及《那一夜亮的灯》等新作在这里寓情于景、娓娓诵来。一位90后年轻党员真情流露:“在一大纪念馆这个神圣的地方,跟随有着69年党龄、曾参加开国大典的老党员陈素珍同志重温入党誓词,真切地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上海市委明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充分发挥本市丰富的红色教育基地作用,从党的历史和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养分,补好精神之“钙”。一批红色教育基地结合自身特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精心设计活动项目,供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习选用。

  “这次党性教育,改变了以往的模式,不是被动地仅仅参观展览,看一看、听一听、走一走就结束了,而是全部配有相关的党性教育活动,入脑入心。”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主任高骥介绍说。

  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曾经的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是一排有着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建筑。这里是中共二大召开地,党的第一部党章就诞生于此。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充分挖掘这一核心资源优势,开设了国内首个以党章历程为主题的独立展厅。今年上半年,前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的总人数已达1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0%。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第一部党章也诞生在上海,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光荣与骄傲。”在上海全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进程中,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等市领导在党章的诞生地召开常委学习会,集体交流学习体会。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在常委学习会上,韩正表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总规矩,是规范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党员义务、权利的基本标准。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党章,切实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上海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市近200万党员、9.3万个基层党组织,层级多、领域广,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也因此,上海注重从实际出发,把学习教育的任务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

  “要注意给基层党组织留出余地和空间。越到基层,差异越大,越要调动好基层单位的主动性创造性。”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洲强调说。

  除了一批耳熟能详的红色坐标发挥领头羊作用之外,上海将不少身边的典型、身边的党性教育资源充实在学习教育中。崇明区瀛东村,同样入选上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红色基地。这里专门设置了崇明党员干部垦拓精神展览,当年这里的老村长怎么带领大家垦拓奋斗的故事,让人感慨在心。

  各区党委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如静安区就制作了包括毛泽东旧居、蔡元培故居等9个区域内纪念馆、陈列馆在内的“轨交红色地图”,供广大党员参观学习。

  钱学森图书馆社教宣传部副部长陈亮介绍说,该馆一直以弘扬钱学森精神,宣扬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为己任,“今年我们专门制作了‘两学一做’学习手册,钱老是优秀党员,我们的重点就是弘扬钱老精神,告诉广大党员如何做合格党员。”

  在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社区的党建服务中心,有“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劳模风采展”展厅、“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展”展厅、“阳光讲师团”微型党课,还可以选择红色礼堂入党宣誓仪式。中心副主任张洁静介绍说,“我们街道居住有80多位‘两弹一星’老工程师、60多位劳模、70多位志愿军老战士。作为党课宣讲的主力军,他们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理想信念来打动人、感染人。”

责任编辑:张东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