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拱墅区:“红色助力团” ,暖心服务“送上门”

2020年02月29日 13:23:31 来源:拱墅区委组织部 作者:

  为全面打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作战”,杭州市拱墅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组织优势,有序发动“红色专员”队伍、行业系统党建单位、运河红盟成员单位等三大“红色助力团”,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助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红色专员拉网“跑步”上门,企业有事敞开说。聚焦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建立一支由1171名党员组成“红色专员”队伍,主动上门了解企业实际困难,提供优质精准服务。一是实行“一办八组”工作体系。精密分类交通组、住宿组、物资保障组、物流保障组、资金组、政策组、防疫组、服战务专员组等8个组,抽调区发改经信局、区科技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金融办等行业部门精专力量集中办公,有效调度“红色专员”织密服务网络、上门跟踪服务,做到不落下每一道复工程序、不拖延每一个棘手问题。目前,全区累计受理咨询12250 余次,梳理共性及个性问题答复口径 138 余条,完成企业现场服务核查 3756 家次。二是推进分级分片包干联络。区领导分成11个联络组,包干联络10个街道(园区),街道(园区)重点包干楼宇,服务专员包干企业,市场监管城管包干商户,实现各行各业全覆盖。同时,各街道(园区)根据企业总量、楼宇分布、复工进度等综合因素,划分二级片区,每个二级片区组建一支不少于3人的“红色助力小分队”,确保企业服务员、监督员、健康码代办员等服务角色一个不落、服务品质一点不降。三是推动力量下沉企业问需。区领导分组带领各部门班子成员密集走访“大树”“小巨人”企业、产业平台和重点项目等,每到一处都认真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现场破解难题,实现政策、资金、物质等跟人一起到。同时,将机关党员干部增援重点转移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上,由街道统一调配、驻企服务。目前,全区共帮助企业解决员工返杭难、人员招聘难、资金周转难、防控物质少等个性或共性问题500余个,实现全区已复工企业 25076 家。

  行业部门会诊“议定”政策,复工复产强支撑。聚焦高效专业解决各行业企业难题,由行业部门党委牵头,研究制定有效方案和政策,确保支撑到点上、吃力到面上。一是规范责任领域。按照“一个部门助力一个领域”原则,从更专业引导、更精准到位、更一贯到底等三个维度,商议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加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比如,区住建局重点负责跟进工程建设工地复工,区商务局重点负责商贸综合体启动正常营业,区文广旅体局重点负责文化企业复工复产。二是强化资金保障。面对企业反映较多的资金困难、市场恢复难等问题,有针对地推出专项补贴、减免房租、对接资源、税收减免等多种形式给予保障,并加快落实效率。比如,区科技工业园区组建党员突击队连夜办理,在24小时内完成第一批57家企业减免房租协议,预计全区共免5100万。区财政局党委组织专员专班,依托钉钉系统开展“大树”“小巨人”企业扶持资金审批全程“不见面”办理,提前4个月将首批900万资金核发到相关企业,此次扶持资金总额9000万元将于近期陆续核发到106家企业,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劲动力。三是优化服务项目。在区委“三个十条”的总体框架下,各单位积极行动、主动担当,结合自身分管领域,制定更为精细、更为贴心服务项目。比如,区委组织部研究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帮助人才和人才企业复工8条工作举措,为企业提供降低运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关心人才居住等方面支持。区市场监管局各站所全部启动党员专岗,确保特殊时期业务不断档,服务不打烊。

  运河红盟协同“联办”解忧,区域携手共发展。聚焦发挥党建引领社会力量“乘积效应”,优化资源匹配、协商联办机制,以党建共建“运河红盟”为平台,把相对零散的各界社会力量凝聚到一起,共同助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开列资源供需清单。锚定“复工复产”靶心,建立“运河红盟”资源、需求、问题、项目四张清单。开展各级“运河红盟”成员单位资源总量和资源分布排摸,形成资源清单;结合“走亲连心三服务”,系统梳理诉求困难,分别形成需求、问题清单;结合党建共建联席会议、运河红盟例会等,投放资源、满足需求、解决问题,以项目合作方式形成项目清单。比如,区人力社保局党委领办企业人员返岗项目,帮助90余家企业共计215名员工搭乘专列、专机或包车返杭。二是在线匹配红盟资源。以“党建+服务”理念和“淘宝”模式,搭建线上平台,快速链接供需双方,精准匹配党建共建资源。比如,杭州博唯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待审批发证的研究和销售新冠肺炎特效药的企业,区市场监管局党委通过线上平台了解情况后,仅6个小时就帮其办好营业执照。人才企业杭州翔天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供需平台,将一批原单价250元的额温枪,免费提供给了其他企业,解了部分企业开工燃眉之急。三是优化常态运作机制。为避免党建共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单向用力、冷热不均,提档“运河红盟”运行规则,推行“组织共联、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发展共推、人才共育”五大运作机制,通过人、财、物、事、权统筹融合,助力企业平稳复工复产。


责任编辑:王枫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