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陈佳眉:半条棉被的启示

2017年09月26日 14:31:59 来源: 作者:宁波大学 陈佳眉

  2016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起“半条棉被”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很多人都笑了。有的说,我们现在富有了,哪里还需要去剪被子。有的说现在的部分党员不去拿老百姓的东西都是好的了。听到这里,我内心是很酸涩的。我出生在一个党员之家,爷爷和外公都是当年解放新疆的战士,奶奶和外婆是湘籍女兵。我每次暑假回家,爷爷都要躺在摇椅上,手里摇着蒲扇,给我讲当初他们的故事,爷爷说当年他们穿着草编鞋打着绑腿一路从河南走到新疆,和平解放新疆后,他们响应号召对新疆进行建设。“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爷爷说,他们把最肥沃的土地留给了当地的人民,他们则去戈壁滩上开垦荒地。新疆戈壁滩上的太阳非常毒辣,土地也非常贫瘠,他们就那样硬生生种出了粮食,先是够自给自足,后面还能向国家交粮。爷爷讲的时候,我在这个活了快一个世纪的老人有些浑浊的眼里看到了激动的泪水,他眼里满满的都是对这个祖国,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去年我考上研究生,拿着录取通知书给爷爷看的时候,爷爷戴着老花镜反复摸着录取通知书,说:“好好好,咱们家供你读出来以后你成为栋梁,一定要记得为人民服务。”

  这种情况在我的家里,并不是少数。我爷爷的弟弟,也就是我二爷爷。同样也是援疆战士,从新疆转业回到老家,把转业费和自己工资都捐给了家里一个贫困县修水坝。后来退休之后,直接住在了那个村子里。小时候的我并不能理解,只是觉得每年过年去看这个二爷爷的时候,要坐很久很久的车,下了车还要走一条很长很长土路才能走到,都弄脏了我过年的新鞋子了。可爸爸妈妈给我说,二爷爷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二爷爷前几年因病去世,临去世时还担心着那个水坝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年久失修。村子里的人也都记着二爷爷的付出,到现在逢年过节拿着家里新打的小米,新摘的水果送过来表达他们的感激。我在我家里的这些老党员身上,都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故事里的那句话: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其实,我们家的这两位老党员只是中国共产党千千万党员中的一个小缩影。在中国还有数不尽的党员,他们都在身体力行的诠释着这一句话。扎根太行山基层的大学教授李保国,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流传于滇西的民谣“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也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当然还有更多更美的党员,可能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都用自己行动诠释着他们身为共产党员的坚守。

  如果你让我用一种动物来比喻中国共产党人。我一定会选择荆棘鸟。因为传说中这种鸟,他费尽一生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荆棘树,唱出心中最美,最销魂的歌,它们是用歌声去挥洒自己生命的。而我们共产党员也是如此,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我们的理想,去坚守我们的信念,用我们点点滴滴的奉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季方
相关阅读